土建計量內部資料:深基坑支護基本形式的選擇
深基坑支護形式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基礎類型、基坑開挖深度、降排水條件、周邊環(huán)境對基坑側壁位移的要求、基坑周邊荷載、施工季節(jié)、支護結構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因工程、因地、因時制宜,合理選擇、精心施工,嚴格監(jiān)控。深基坑支護形式的選擇應考慮基坑側壁的安全等級(見表4.3.1)。
1)水泥土擋墻式。系由水泥土樁相互搭接形成的格柵狀、壁狀等形式的連續(xù)重力式擋土止水墻體。具有擋土、截水雙重功能,施工機具設備相對較簡單,成墻速度快,使用材料單一,造價較低等特點。其適用條件如下: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水泥土墻施工范圍內地基承載力不宜大于l5OkPa;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基坑周圍具備水泥土墻的施工寬度。
2)排樁與板墻式。擋土灌注排樁系以現(xiàn)場灌注樁,按隊列式布置組成的支護結構。地下連續(xù)墻系用機械施工方法成槽澆灌鋼筋混凝土形成的地下墻體,具有剛度大、抗彎強度高、變形小、適應性強、需工作場地不大、振動小、噪聲低等特點,但排樁墻不能止水,連續(xù)墻施工需要較多機具設備。其適用條件如下:適于基坑側壁安全等級一、二、三級;懸臂式結構在軟土場地中不宜大于5m;當?shù)叵滤桓哂诨拥酌鏁r,宜采用降水、排樁與水泥土樁組合截水帷幕或采用地下連續(xù)墻;用逆作法施工。
3)邊坡穩(wěn)定式。系用土釘或預應力錨桿加固的基坑側壁土體與噴射鋼筋混凝土護面組成的支護結構,具有結構簡單、承載力較高、可阻水、變形小、安全可靠、適應性強、施工機具簡單、施工靈活、污染小、噪聲低、對周邊環(huán)境影響小、支護費用低等特點。其適用條件如下: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非軟土場地;土釘墻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噴錨支護適用于無流砂、含水量不高、不是淤泥等流塑土層的基坑,開挖深度不大于18m;當?shù)叵滤桓哂诨拥酌鏁r,應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4)逆作擋墻式。系在平面上將支護墻體或排樁做成的閉合拱形支護結構。該種結構主要承受壓應力,可充分發(fā)揮材料特性,結構截面小,底部不用嵌固,可減少埋深,具有受力安全可靠、變形小、外形簡單、施工方便、快速、質量易保證、費用低等特點。其適用條件如下: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淤泥和淤泥質土場地不宜采用;基坑平面尺寸近似方形或圓形,施工場地適合拱圈布置;拱墻軸線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坑深不宜大于12m;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時,應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5)放坡開挖式。對土質較好,地下水位低,場地開闊的基坑采取規(guī)范允許的坡度放坡開挖,或僅在坡腳疊袋護腳,坡面作適當保護。此種方法不用支撐支護,需加強邊坡穩(wěn)定監(jiān)測,土方量大,需外運。其適用條件如下: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三級;基坑周圍場地應滿足放坡條件,土質較好;當?shù)叵滤桓哂谄履_時,應采取降水措施。
土建計量內部資料:復合土釘墻支護技術
復合土釘墻是由普通土釘墻與一種或若干種單項輕型支護技術(如預應力錨桿、豎向鋼管、微型樁等)或截水技術(深層攪拌樁、旋噴樁等)有機組合而成的支護——截水體系。其主要構成要素有土釘(鋼筋土釘或鋼管土釘)、預應力錨桿(索)、截水帷幕、微型樁(樹根樁)、掛網(wǎng)噴射混凝土面層、原位土體等。
復合土釘墻支護具有輕型、復合、機動靈活、針對性強、適用范圍廣、支護能力強的特點,可作超前支護,并兼?zhèn)渲ёo、截水等效果。復合土釘墻支護技術可用于回填土、淤泥質土、黏性土、砂土、粉土等常見土層,施工時可不降水,在工程規(guī)模上,深度16m以上的深基坑均可根據(jù)已有條件,靈活、合理使用。
土建計量內部資料:地下連續(xù)墻的優(yōu)點
1)施工全盤機械化,速度快、精度高,并且振動小、噪聲低,適用于城市密集建筑群及夜間施工。
2)具有多功能用途,如防滲、截水、承重、擋土、防爆等,由于采用鋼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強度可靠,承壓力大。
3)對開挖的地層適應性強,在我國除溶巖地質外,可適用于各種地質條件,無論是軟弱地層或在重要建筑物附近的工程中,都能安全地施工。
4)可以在各種復雜的條件下施工,如美國110層世界貿易中心的地基,過去曾為河岸,地下埋有碼頭等構筑物,用地下連續(xù)墻則易處理;廣州白天鵝賓館基礎施工,地下連續(xù)墻呈腰鼓狀,兩頭狹中間寬,形狀雖復雜也能施工。
5)開挖基坑無需放坡,土方量小,澆混凝土無需支模和養(yǎng)護,并可在低溫下施工,降低成本,縮短施工時間。
6)用觸變泥漿保護孔壁和止水,施工安全可靠,不會引起水位降低而造成周圍地基沉降,保證施工質量。
7)可將地下連續(xù)墻與“逆作法”施工結合起來,地下連續(xù)墻為基礎墻,地下室梁板作支撐,地下部分施工可自上而下與上部建筑同時施工,將地下連續(xù)墻筑成擋土、防水和承重的墻,形成一種深基礎多層地下室施工的有效方法。
土建計量內部資料:地下連續(xù)墻的缺點
1)每段連續(xù)墻之間的接頭質量較難控制,往往容易形成結構的薄弱點。
2)墻面雖可保證垂直度,但比較粗糙。尚須加工處理或做襯壁。
3)施工技術要求高,無論是造槽機械選擇、槽體施工、泥漿下澆筑混凝土、接頭、泥漿處理等環(huán)節(jié),均應處理得當,不容疏漏。
4)制漿及處理系統(tǒng)占地較大,管理不善易造成現(xiàn)場泥濘和污染。
由于地下連續(xù)墻優(yōu)點多,適用范圍廣,廣泛應用在建筑物的地下基礎、深基坑支護結構、地下車庫、地下鐵道、地下城、地下電站及水壩防滲等工程中。
土建計量內部資料:導墻作用
1)作為擋土墻。在挖掘地下連續(xù)墻溝槽時,導墻起到支擋上部土壓力,防止槽口崩塌的作用。為防止導墻在土、水壓力的作用下產(chǎn)生位移,一般在導墻內側每隔1m左右加設上、下兩道木支撐;如附近地面有較大荷載或有機械運行時,可在導墻內每隔20~3Om設一道鋼板支撐。
2)作為測量的基準。
3)作為重物的支承。導墻既是挖槽機械軌道的支承,又是擱置鋼筋籠、接頭管等重物的支承,有時還要承受其他施工設備的荷載。
4)存儲泥漿。導墻內可存蓄泥漿,以穩(wěn)定槽內泥漿的液面。泥漿液面應始終保持在導墻頂面以下20cm處,并高于地下水位1.Om以上,使泥漿起到穩(wěn)定槽壁的作用。
土建計量內部資料:泥漿循環(huán)
泥漿循環(huán)分為正循環(huán)及反循環(huán)兩種。
泥漿正循環(huán)施工法是從地面向鉆管內注入一定壓力的泥漿,泥漿壓送至槽底后,與鉆切產(chǎn)生的泥渣攪拌混合,然后經(jīng)由鉆管與槽壁之間的空腔上升并排出槽外,混有大量泥渣的泥漿水經(jīng)沉淀、過濾并作適當處理后,可再次重復使用,這種方法由于泥漿的流速不大,所以出渣率較低。
泥漿反循環(huán)是將新鮮泥漿由地面直接注入槽段,槽底混有大量土渣的泥漿用砂石泵將其從鉆管內孔抽吸到地面。反循環(huán)排渣法有三種方式,即空氣排渣法、泵舉反循環(huán)和泵吸反循環(huán)。前兩種方法較常用,反循環(huán)的出渣率較高,對于較深的槽段效果更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