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計量教材知識點:砂的物理性質
表觀密度一般為2.55~2.75g/cm3,干砂堆積密度一般為1450~1700kg/m3,隨砂含水率的變化其堆積體積也發生變化。若以干砂為標準,當含水率為5%~7%時,體積增大25%~30%,這是由于砂子表面的吸附水膜造成,而繼續增大水量時,水膜破裂體積反而縮小,所以在拌制混凝土時,砂子用量以質量控制較為可靠。
砂子的含水狀態分全干、氣干、表干和潮濕四種狀態,其含水量各不相同,為了消除其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標準規定,骨料以干燥狀態設計配合比,其他狀態含水率應進行換算。
土建計量教材知識點:最大粒徑與顆粒級配
(1)最大粒徑。石子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時不得大于鋼筋間最小凈距的3/4。對于混凝土實心板,粗骨料最大粒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3,且不得超過40mm。若采用泵送混凝土時,還應該根據泵管直徑加以選擇。
(2)顆粒級配。石子級配的原理與砂基本相同,但其級配分為連續級配與間斷級配兩種。
連續級配是指顆粒的尺寸由大到小連續分級,其中每一級石子都占適當的比例。連續級配比間斷級配水泥用量稍多,但其拌制的混凝土流動性和粘聚性均較好,是現澆混凝土中最常用的一種級配形式。
間斷級配是省去一級或幾級中間粒級的集料級配,其大顆粒之間空隙由比它小幾倍的小顆粒來填充,減少空隙率,節約水泥。但由于顆粒相差較大,混凝土拌和物易產生離析現象。因此,間斷級配較適用于機械振搗流動性低的干硬性拌和物。
土建計量教材知識點:外加劑的分類
①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流變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各種減水劑、引氣劑和泵送劑等。
②調節混凝土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緩凝劑、早強劑和速凝劑等。
③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劑,包括引氣劑、防水劑、防凍劑和阻銹劑等。
④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加氣劑、膨脹劑、著色劑等。
土建計量教材知識點:減水劑常用品種主要有
①普通型減水劑木質素磺酸鹽類,如木質素磺酸鈣(簡稱木鈣粉、M型),適宜摻量為水泥質量的0.2%~0.3%,在保持坍落度不變時,減水率為10%~15%。在相同強度和流動性要求下,節約水泥10%左右。
②有效減水劑,如NN0減水劑,摻入NN0的混凝土,其耐久性、抗硫酸鹽、抗滲、抗鋼筋銹蝕等均優于一般普通混凝土。適宜摻量為水泥質量的1%左右,在保持坍落度不變時,減水率為14%~18%。一般3d可提高混凝土強度60%,28d可提高30%左右。在保持相同混凝土強度和流動性的要求下,可節約水泥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