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輕骨料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質。輕骨料混凝土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受輕骨料性能的制約。
1)強度等級。強度等級劃分的方法同普通混凝土,按立方體抗壓標準強度分為11個強度等級:CL5、CL7.5、CL10、CL15、CL20、CL25、CL30、CL35、CL40、CL45和CL50。
2)表觀密度。按干表觀密度分為12個密度等級(0.8~2.0t/m3)。在抗壓強度相同的條件下,其干表觀密度比普通混凝土低25%~50%。
3)耐久性。與同強度等級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耐久性明顯改善。
4)彈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低20%~50%,保溫隔熱性能較好,導熱系數相當于燒結磚。
2006考題:與相同強度等級的普通混凝土比,輕骨料混凝土的特點是(A)。
A.抗凍等級高
B.彈性模量高
C.表面光滑
D.抗沖擊性能好
2.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又叫抗滲混凝土,一般通過對混凝土組成材料的質量改善,合理選擇配合比和集料級配,以及摻加適量外加劑,達到混凝土內部密實或是堵塞混凝土內部毛細管通路,使混凝土具有較高的抗滲性能。它可提高混凝土結構自身的防水能力,節省外用防水材料,簡化防水構造,對地下結構、高層建筑的基礎以及貯水結構具有重要意義。結構混凝土抗滲等級是根據其工程埋置深度來確定的。
實現混凝土自防水的技術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
1)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提高密實度。一般應在保證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前提下,減小水灰比,降低孔隙率,減少滲水通道。適當提高水泥用量、砂率和灰砂比,在粗骨料周圍形成質量良好的、足夠厚度的砂漿包裹層,阻隔沿粗骨料表面的滲水孔隙。改善骨料顆粒級配,降低混凝土孔隙率。
防水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摻有活性摻和料時,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砂率宜為35%~40%,泵送時可增至45%;水灰比不得大于0.55;灰砂比宜為1:1.5~1:2.5。
2)摻入化學外加劑提高密實度。在混凝土中摻人適量減水劑、三乙醇胺早強劑或氯化鐵防水劑均可提高密實度,增加抗滲性。減水劑既可減少混凝土用水量,又可使水充分分散,水化加速,水化產物增加;三乙醇胺是水泥水化反應的催化劑,可增加水泥水化產物;氯化鐵防水劑可與水泥水化產物中的 Ca(OH)2生成不溶于水的膠體,填塞孔隙,從而配制出高密度、高抗滲的防水混凝土。氯化鐵防水劑的摻量為水泥重量的3%,用水稀釋后使用。
3)使用膨脹水泥(或摻用膨脹劑)提高混凝土密實度,提高抗滲性。目前摻用膨脹劑的方法應用頗廣,但必須首先依據《混凝土膨脹劑》JC 476嚴格檢驗膨脹劑本身的質量,合格后摻用,方可取得應有的防水效果。
(2)改善混凝土內部孔隙結構。在混凝土中摻人適量引氣劑或引氣減水劑,可以形成大量封閉微小氣泡,這些氣泡相互獨立,既不滲水,又使水路變得曲折、細小、分散,可顯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
防水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較高,施工中應盡量少留或不留施工縫,必須留施工縫時需設止水帶;模板不得漏漿;原材料質量應嚴加控制;加強攪拌、振搗和養護工序等。
歷年考題.提高混凝土自身防水能力的主要途徑有(ACDE)
A.減小水灰比,降低孔隙率
B.水泥用量不得高于320kg/m3
C.摻加減水劑、增強抗滲性
D.盡量不留施工縫
E.摻引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