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工程計量
考點一:工程計量概述
例題解析
【例1】編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招標的工程量清單,對第一項現澆混凝土無梁板的清單項目應編碼為( )。
A.010503002001
B.010405001001
C.010505002001
D.010506002001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量計算規范。一、二位為專業工程代碼,三、四位為附錄分類順序碼,五、六位為分部工程順序碼,七、八、九位為分項工程項目名稱順序碼。010505001001為現澆混凝土有梁板,010505002001為現澆混凝土無梁板。
【例2】根據《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工程量計算規范》GB50854—2013規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與定額所采用的計量單位相同
B.同一建設項目的多個單位工程的相同項目可采用不同的計量單位分別計量
C.以“m”、“m2”、“m3”等為單位的應按四舍五人的原則取整
D.項目特征反映了分部分項和措施項目自身價值的本質特征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建筑面積計算規則與方法。項目特征是表征構成分部分項構成項目、措施項目自身價值的本質特征。
【例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中工作內容描述的主要作用是( )。
A.反映清單項目的工藝流程
B.反映清單項目需要的作業
C.反映清單項目的質量標準
D.反映清單項目的資源需求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量計算規范。項目特征體現的是清單項目質量或特性的要求或標準,工作內容體現的是完成一個合格的清單項目需要具體做的施工作業。
【例4】根據《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量計算規范》GB50854—2013,編制工程量清單補充項目時,編制人應報備案的單位是( )。
A.企業技術管理部門
B.工程所在地造價管理部門
C.省級或行業工程造價管理機構
D.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量計算規范。在編制工程量清單時,當出現規范附錄中未包括的清單項目時,編制人應作補充,并報省級或行業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備案,省級或行業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應匯總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研究所。
【例5】《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13),關于項目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
A.項目特征是編制工程量清單的基礎
B.項目特征是確定工程內容的核心
C.項目特征是項目自身價值的本質特征
D.項目特征工程結算的關鍵依據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工程量計算規范。項目特征是表征構成分部分項工程項目、措施項目自身價值的本質特征,是對體現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措施項目清單價值的特有屬性和本質特征的描述。
【例6】現行的平法標準圖集為16G101系列圖集,適用于( )。
A.非抗震結構
B.砌體結構
C.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的磚混結構
D.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的現澆混凝土結構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平法標準圖集。現行的平法標準圖集為16G101系列圖集,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地區的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圖的設計,不適用于非抗震結構和砌體結構。
【例7】柱平法施工圖的表示方法為( )。
A.列表注寫方式和截面注寫方式
B.列表注寫方式和平面注寫方式
C.截面注寫方式和平面注寫方式
D.截面注寫方式和原位注寫方式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平法標準圖集。柱平法施工圖有列表注寫方式、截面注寫方式。
【例8】梁平法施工圖采用集中標注時,以下各項為必注值的有( )。
A.梁箍筋
B.梁上部通長筋
C.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
D.梁頂面標高高差
E.架立筋
【答案】ABCE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平法標準圖集。梁平法施工圖采用集中標注時,必注值有:梁箍筋、梁上部通長筋或架立筋配置、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配置。
考點二:建筑面積計算
例題解析
【例1】根據《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GB/T50353—2013規定,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自然層外墻結構外圍水平面積之和計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建筑物高度為2.00m部分,應計算全面積
B.建筑物高度為1.80m部分不計算面積
C.建筑物高度為1.20m部分不計算面積
D.建筑物高度為2.10m部分應計算1/2面積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建筑面積計算。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應按自然層外墻結構外圍水平面積之和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例2】根據《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GB/T50353—2013規定,建筑物內設有局部樓層,局部二層層高2.15m,其建筑面積計算正確的是( )。
A.無圍護結構的不計算面積
B.無圍護結構的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
C.有圍護結構的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
D.無圍護結構的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建筑面積計算。建筑物內設有局部樓層時,對于局部樓層的二層及以上樓層,有圍護結構的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計算,且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
【例3】根據《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GB/T50353—2013規定,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面積計算正確的是( )。
A.層高不足1.80m者不計算面積
B.層高為2.10m的部位計算1/2面積
C.層高為2.10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
D.層高為2.10m以上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建筑面積計算。地下室、半地下室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結構層高在2.20m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0m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