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選】在砂性土中施工直徑2.5m的高壓噴射注漿樁,應采用( )。
A.單管法
B.二重管法
C.三重管法
D.多重管法
2.【單選】在砂土地層中施工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樁徑1.8米,樁長52米,應優先考慮采用( )。
A.正循環鉆孔灌注樁
B.反循環鉆孔灌注樁
C.鉆孔擴底灌注樁
D.沖擊成孔灌注樁
3.【單選】關于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施工,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坑較大時,打樁宜從周邊向中間進行
B.打樁宜采用重錘低擊
C.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堆放層數不超過2層
D.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方可運輸
4.【單選】關于土石方填筑正確的說法是( )。
A.不宜采用同類土填筑
B.從上至下填筑土層的透水性應從小到大
C.含水量大的黏土宜填筑在下層
D.硫酸鹽含量小于5%的土不能使用
5.【多選】關于輕型井點降水施工的說法,正確的有( )。
A.輕型井點一般可采用單排或雙排布置
B.當有土方機械頻繁進出基坑時,井點宜采用環形布置
C.由于輕型井點需埋人地下蓄水層,一般不宜雙排布置
D.槽寬>6m,且降水深度超過5m時不適宜采用單排井點
E.為了更好地集中排水,井點管應布置在地下水下游一側
6.【單選】通常情況下,基坑土方開挖的明排水法主要適用于( )。
A.細砂土層
B.粉砂土層
C.粗粒土層
D.淤泥土層
參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多重管法成樁直徑在砂性土中最大直徑可達4m,單管法成樁直徑較小,一般為0.3-0.8m,二重管法成樁直徑為1.0m左右,三重管法成樁直徑較大一般有1.0-1.2m。
2.【答案】B
【解析】1)正循環鉆孔灌注樁適用于黏性土、砂土、強風化、中等到微風化巖石,可用于樁徑小于1.5m、孔深一般小于或等于50m的場地。
2)反循環鉆孔灌注樁適用于黏性土、砂土、細粒碎石土及強風化、中等一微風化巖石,可用于樁徑小于2.0m、孔深一般小于或等于60m的場地。
3)鉆孔擴底灌注樁適用于黏性土、砂土、細粒碎石土、全風化、強風化、中等風化巖石時,孔深一般小于或等于40m。
4)沖擊成孔灌注樁適用于黏性土、砂土、碎石土和各種巖層。對厚砂層軟塑塑狀態的淤泥及淤泥質土應慎重使用。
3.【答案】B
【解析】A選項錯誤,基坑較大時,應將基坑分為數段,而后在各段范圍內分別進行;錘擊沉樁是預制樁最常用的沉樁方法,故B選項正確;C選項錯誤,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堆放層數不超過4層;D選項錯誤,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應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0%方可起吊;達到100%方可運輸和打樁。如提前吊運,應采取措施并經驗算合格后方可進行。樁在起吊和搬運時,吊點應符合設計要求,滿足吊樁彎矩最小的原則。
4.【答案】B
【解析】選項A錯誤,填方宜采用同類土填筑;選項C錯誤,填方土料為黏土時,填土前應檢驗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以內,含水量大的黏土不宜做填土用;選項D錯誤,淤泥、凍土、膨脹性土及有機物含量大于8%的土,以及硫酸鹽含量大于5%的土均不宜做填土。
5.【答案】AD
【解析】輕型井點可采用單排布置、雙排布置以及環形布置;當土方施工機械需進出基坑時,也可采用U形布置。單排布置適用于基坑、槽寬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過5m的情況,井點管應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一側,兩端延伸長度不宜小于坑、槽的寬度。雙排布置適用于基坑寬度大于6m或土質不良的情況。環形布置適用于大面積基坑。如采用U形布置,則井點管不封閉的一段應設在地下水的下游方向。
6.【答案】C
【解析】明排水法由于設備簡單和排水方便,采用較為普遍,宜用于粗粒土層,也用于滲水量小的黏土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