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BCE【解析】建筑物的基礎按受力特點及材料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按構造的方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片筏基礎、箱形基礎等。

63.ACD【解析】為滿足橋面變形的要求,通常在兩梁端之間、梁端與橋臺之間或橋梁的鉸接位置上設置伸縮縫。要求伸縮縫在平行、垂直于橋梁軸線的兩個方向,均能自由伸縮,牢固可靠,車輛行駛過時應平順、無突跳與噪聲;要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滲入造成阻塞。
64.AB【解析】地下公路的建筑限界包括車道、路肩、路緣帶、人行道所占寬度以及車道、人行道的凈高。公路隧道的橫斷面凈空,除了包括建筑限界之外,還包括管道、照明、防災、監控、運行管理等負數設備所需空間,以及富裕量和施工允許誤差等。
65.ABCE【解析】影響混凝土強度的因素:混凝土的強度主要取決于水泥石強度及其與骨料表面的黏結強度,而水泥石強度及其與骨料的黏結強度又與水泥強度等級、水灰比及骨料性質有密切關系。此外混凝土的強度還受施工質量、養護條件及齡期的影響。
66.ACE【解析】深成巖常形成巖基等大型侵入體,巖性一般較單一,以中、粗粒結構為主,致密堅硬,孔隙率小,透水性弱,抗水性強,故其常被選為理想的建筑基礎,如花崗巖、正長巖、閃長巖、輝長巖;淺成巖多以巖床、巖墻、巖脈等狀態產出,有時相互穿插。顆粒細小,巖石強度高,不易風化,但這些小型侵入體與圍巖的接觸部位,巖性不均一,節理裂隙發育,巖石破碎,風化蝕變嚴重,透水性增大,如花崗斑巖、閃長玢巖、輝綠巖、脈巖。噴出巖是指噴出地表形成的巖漿巖。
67.ACDE【解析】根據基坑平面的大小與深度、土質、地下水位高低與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輕型井點可采用單排布置、雙排布置以及環形布置;當土方施工機械需進出基坑時,也可采用U形布置。
68.ADE【解析】地下連續墻的缺點主要表現在:①每段連續墻之間的接頭質量較難控制,往往容易形成結構的薄弱點;②墻面雖可保證垂直度,但比較粗糙,尚須加工處理或做襯壁;③施工技術要求高;④制漿及處理系統占地較大,管理不善易造成現場泥濘和污染。
69.ACD【解析】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的規定為:①HPB235級鋼筋末端應做180º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②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做135。彎鉤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③鋼筋做不大于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孤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
70.AB【解析】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當采用鋼絞線、鋼絲、熱處理鋼筋作預應力鋼筋時,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40。在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施工中,不能摻用對鋼筋有侵蝕作用的氯鹽、氯化鈉等,否則會發生嚴重的質量事故。先張法多用于預制構件廠生產定型的中小型構件,也常用于生產預應力橋跨結構等。后張法宜用于現場生產大型預應力構件、特種結構和構筑物,可作為一種預應力預制構件的拼裝手段,成本高于先張法。
71.ABD【解析】在選擇清方機械時應考慮的技術經濟條件為:①工期所要求的生產能力;②工程單價;③爆破巖石的塊度和巖堆的大小;④機械設備進入工地的運輸條件;⑤爆破時機械撤離和重新進入工作面是否方便等。
72.BCE【解析】土層中地下工程,在掘進時一般比較容易,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地下連續墻、盾構法及沉管法等。
73.DE【解析】在道路工程施工中路堤填筑時,對填料的選擇有如下的規定:①優先選擇的填料:碎石、卵石、礫石、粗砂等具有良好透水性,且強度高、穩定性好的材料;②可以采用的填料:亞砂土、亞黏土等經壓實后也具有足夠的強度的材料;③不宜作路堤的填料:粉性土水穩定性差的材料;④慎重采用的填料:重黏土、黏性土、搗碎后的植物土等透水性差的材料。
74.ABD【解析】地下長距離頂管工程施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是:①頂力問題,長距離頂管必須解決在管道強度允許范圍內施加的頂力問題;②方向控制,必須有一套能準確控制管段頂進方向的導向機構;③制止正面坍方。
75.CD【解析】噴射井點的平面布置要求:當基坑寬度小于等于10m時,井點可作單排布置;當大于10m時,可作雙排布置;當基坑面積較大時,宜采用環形布置。本題中,基坑寬度為20m,必須采用雙排布置或環形布置井管;基坑深度為10m時,不能采用單層輕型井點,因為單層輕型井點的最大降水深度是6m。
76.ABDE【解析】推土機的特點是操作靈活、運輸方便,所需工作面較小,行駛速度較快,易于轉移。推土機的經濟運距在100m以內,以30~60m為最佳運距,使用推土機推土的施工方法包括:①下坡推土法;②分批集中,一次推送法;③并列推土法;④溝槽推土法;⑤斜角推土法。
77.ABD【解析】根據《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GB/T 50353~2005),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凈高超過2.10m的部位應計算全面積;凈高在1.20~2.10m的部位應計算1/2面積;凈高不足1.20m的部位不應計算面積。
78.ABE【解析】根據《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工程量計算規范》(GB 50854),磚基礎砌筑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包括附墻垛基礎寬出部分體積,扣除地梁(圈梁)、構造柱所占體積,不扣除基礎大放腳T形接頭處的重疊部分及嵌入基礎內的鋼筋、鐵件、管道、基礎砂漿防潮層和單個面積0.3m2以內的孔洞所占體積,靠墻暖氣溝的挑檐不增加。
79.CD【解析】根據設計規范,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還應滿足以下規定:在室內干燥環境條件下,板、墻、殼混凝土最小保護層厚度為15mm,梁、柱、桿為2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于C25時,保護層厚度增加5mm。故根據題中所述,梁、柱、桿最小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25mm。
80.BD【解析】選項A,門油漆、窗油漆按設計圖示數量或設計圖示單面洞口面積計算;選項C,金屬面油漆按設計圖示尺寸以質量計算;選項E,木扶手及其他板條線條油漆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長度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