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主要知識點:
1.國內外法律體系;
2.代理的特征、種類與無權代理;
3.財產所有權與債權的特征;
4.訴訟時效期間、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
5.要約與承諾;
6.合同生效、效力待定合同、無效合同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
下列關于代理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代理人在授權的范圍內可以自行決定自己的意思表示
B.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代理行為
C.代理人必須在代理權限內實施代理行為
D.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不當代理行為不承擔民事責任
標準答案:d解 析:關于代理是歷年經常考核的內容,理解代理的特征是非常重要的。關于選項A,被代理人對代理人在授權的范圍內的、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代理行為包括合法的代理行為和不當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2、下列財產所有權的合法取得方式中,屬于繼受取得方式的是()。
A通過出租財產而獲得租金
B通過接受贈與而獲得贈品
C通過存款而獲得利息
D通過種植果樹而獲得果實
標準答案:b解 析:財產所有權的合法取得方式可分為原始取得和繼受取得。原始取得是指財產所有權第一次產生或者不依靠原所有人的權利而取得所有權;繼受取得是指所有人通過某種法律行為從原所有人那里取得財產的所有權。考生還應關注財產所有權的概念和特征。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首先,財產所有權是一種絕對權。即權利人不需要他人協(xié)助,自己就可以直接實現(xiàn)所有權,而且,所有權的義務主體不是特定的,是一種不作為義務。其次,它是一種最完全、充分的物權,它包含對所有物全面支配的權能。第三,它是一種排他性的權利。一方面,所有權的客體之上不能同時并存兩個或兩個以上內容相同的所有權;另一方面,所有人有權排除他人對于其財產違背其意志的干涉。
3、合同的訂立需要經過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按照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要約和承諾的生效是指()。
A.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承諾通知發(fā)出
B.要約通知發(fā)出、承諾通知發(fā)出
C.要約通知發(fā)出、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
D.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
標準答案:d解 析:按照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要約和承諾的生效是指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
4、根據(jù)我國《合同法》,下列關于格式條款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對格式條款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釋
B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由非格式條款提供方負責解釋
C格式條款與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由非格式條款提供方確定爭議解決辦法
D就格式條款發(fā)生爭議的,應由非格式條款提供方確定爭議解決辦法
標準答案:a解 析: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xié)商的條款。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自己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
5、在下列情形中,不構成締約過失責任的是指()。
A.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B.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C.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D.當事人在履行合同中沒有全面地履行合同的內容
標準答案:d解 析: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況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⑴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⑵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⑶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關于選項D,是當事人在履行合同中的違約情形,不屬于締約過失責任。
6、根據(jù)我國《合同法》,撤銷權應自債權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內行使。
A5年
B2年
C1年
D6個月
標準答案:c解 析:撤銷權是指受損害的一方當事人對可撤銷的合同依法享有的、可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該合同的權利。《合同法》規(guī)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二、多選題:
7、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訴訟時效為一年的有()。
A.技術進口合同引起爭議的
B.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C.建設工程合同引起爭議的
D.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引起爭議的
E.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BR> 標準答案:b,e解 析: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
對于下列訴訟,其時效期間為1年:
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模?BR> ⑵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⑶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⑷寄存財產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8、為使要約不生效,要約人可以發(fā)出撤銷要約的通知,該通知能夠產生效力的條件是()。
A.要約人接到承諾通知之前發(fā)出要約撤銷通知
B.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收到要約撤銷的通知
C.要約人發(fā)出的要約通知中已明確規(guī)定了承諾期限
D.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的同時,收到要約撤銷的通知
E.要約人發(fā)出的要約通知中未明確承諾期限
標準答案:b,e解 析:要約也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①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②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并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準備工作。
9、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時()。
A.有兩種以上解釋時,應作出有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B.有兩種以上解釋時,應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C.格式條款與非格式條款不一致時,應采用格式條款
D.格式條款與非格式條款不一致時,應采用非格式條款
E.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自身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
標準答案:b,d,e解 析:按照《合同法》規(guī)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
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的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自己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10、[2007年考題]下列關于訴訟時效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因出售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而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限為1年
B.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限為4年
C.訴訟時效中斷前后的訴訟時效期間應合并計算
D.訴訟時效期限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延長
E.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
標準答案:a,b,e解 析: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
對于下列訴訟,其時效期間為1年:
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模?BR> ⑵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⑶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⑷寄存財產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其訴訟時效期限為4年。
訴訟時效的延長是指人民法院對于已經屆滿的訴訟時效給予適當?shù)难娱L。《民法通則》規(guī)定,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原來經過的時效期間統(tǒng)歸無效。
11、下列關于我國法律體系的效力的表述正確的是()。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guī)
B.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高于部門規(guī)章
C.地方性法規(guī)高于部門規(guī)章
D.地方性法規(guī)高于行政法規(guī)
E.部門規(guī)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規(guī)和規(guī)章
標準答案:a,b,e解 析: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guī);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高于部門規(guī)章;部門規(guī)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規(guī)和規(gu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