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價格的構成
(一)價格構成與價值構成的關系
商品價格一般由4個因素構成,即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利潤和稅金。
價格構成以價值構成為基礎,是價值構成的貨幣表現。價格構成中的成本和流通費用,是價值中C+V的貨幣表現;價格構成中的稅金和利潤,是價值中m的貨幣表現。
(二)流通費用
流通費用是指商品在流通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它包括由產地到銷地的運輸、保管、分類、包裝等費用,也包括商品促銷和管理費用。它是商品一部分價值的貨幣表現。
流通費用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 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1)按照經濟性質分類,可分為生產性流通費用和純粹流通費用。
(2)按照與商品流轉額關系分類,可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3)按照計入價格的方法分類,可分為從量費用和從值費用。
(三)價格構成中的利潤和稅金
1、利潤 考試大論壇
利潤是盈利中的一部分,是價格與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和稅金之間的差額。價格中的利潤可分為生產利潤和商業利潤兩部分。
(l)生產利潤。生產利潤包括工業利潤和農業利潤兩部分。
(2)商業利潤。商業利潤是商業銷售價格扣除進貨價格、流通費用和稅金以后的余額。包括批發價格中的商業利潤和零售價格中的商業利潤。
2、稅金
稅金是國家根據稅法向納稅人無償征收的一部分財政收入。從它和商品價格的關系來看,可分為價內稅和價外稅。價外稅一般以收益額為課稅對象,不計入商品價格,如所得稅等。價內稅一般以流轉額為課稅對象,計入商品價格。
價內稅是價格構成中的一個獨立要素。由于商品的價格種類很多,價內稅的種類也很多。主要有:
(1)營業稅。它以營業額為課稅對象。
(2)消費稅。 轉載自:考試大 - [Examda.Com]
四、支配價格運動的規律
價格運動是由價格形成因素的運動性決定的。價格運動受一定規律支配。支配價格運動的經濟規律主要是價值規律、供求規律和紙幣流通規律。
(一)價值規律對價格的影響
價格總是通過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形式來實現價值規律。
(二)商品供求規律對價格的影響
價值規律和供求規律是共同對價格發生影響的。供求規律要求社會總勞動應按社會需求分配于國民經濟各部門。供求關系就是從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運動過程,也就是價格從偏離價值到趨于價值,再到偏離價值的運動過程。 考試大論壇
(三)紙幣流通規律對價格的影響
紙幣流通規律就是流通中所需紙幣量的規律。它取決于貨幣流通規律。貨幣流通規律的表達式如下:
流通中貨幣需要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平均周轉次數
當流通中的貨幣多于需要量,作為貨幣的黃金就會退出流通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當流通中的貨幣不能滿足需要時,貨幣又會從貯藏手段轉化為支付手段進入流通。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強制通用的貨幣符號,本身沒有價值,但可代替貨幣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但紙幣沒有貯藏職能,如果紙幣流通量超過需要量,紙幣就會貶值。此時,它所代表的價值就會低于金屬貨幣的價值量,商品的價格就會隨之提高。紙幣流通量不能滿足需要時,它所代表的價值就會高于金屬貨幣的價值,此時價格就會下降。
單位紙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流通中貨幣必要量/流通中紙幣總量
相關推薦:2011年造價師理論法規講解:計價特征
更多推薦:造價師新版教材理論法規知識近三年考題特點
考試信息:2010年造價工程師考試難度
考試動態:2010年造價工程師考試成績查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