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墻應分層砌筑,每層高300-400,每層中間隔1米左右砌與墻同寬的拉結石,上、下石塊要相素搭縫,內外搭接,不得采用外面側立石塊、中間填芯的砌筑辦法;石墻每砌一步架要找平一次,每天砌筑高度不超過1.2米;
2.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用的鋼筋有普通鋼筋、預應力鋼鉸線、鋼絲和熱處理鋼筋四種,其中后三種用作預應力鋼筋;
3.普通鋼筋都是熱軋鋼筋,分HPB235;HRB335;HRB400四種;使用時宜道先使用HRB335級和HRB400級鋼筋,HPB235為光圓鋼筋,其他為帶肋鋼筋;
4.鋼筋驗收包括查對標牌、外觀質量檢查及力學性能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5.鋼筋的加工一般包括冷拉、調直、除銹、剪切、彎曲、綁扎、焊接等;
6.受力鋼筋的彎鉤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HPB235級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其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當設計要求HRB335;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鋼筋做不大于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
7.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滿足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的有關規定外,尚應不小于受力鋼筋直徑;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不般結構工程,不應小于90;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135;箍筋彎后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
8.鋼筋的連接方法有焊接連接、綁扎連接、和機械連接;
9.鋼筋的連接的基本要求: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對鋼筋的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的外觀進行檢查,并按規定抽取鋼筋連接接頭、焊接接頭試件做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均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當受力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區段長度內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且不小于500mm,凡接頭在此區段均屬同一區段;
10.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在受拉區不宜大于50%;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箝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于50%;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且采用焊接接頭;當采用機械連接時,不應大于50%;
11.鋼筋采用焊接連接可節約鋼材,改善結構受力性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常用焊接的方法有: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埋弧壓力焊、氣壓焊等;閃光對焊工藝通常有連續對焊、預熱閃光焊和閃光預熱閃光焊;閃光對焊言辭泛應用于鋼筋縱向連接及預應力鋼筋與螺絲端桿的焊接;
考試大造價工程師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