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施工安排不合理。比如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不能合理地配置人力、材料、設備等資源,導致窩工浪費;部分工序的施工安排不合理,能夠一步完成的,實際進行了二次、三次才完成,從而造成返工;部分工序的施工順序顛倒,增加了許多無效的人力、物資和資金投入,導致成本大幅度增加等等。
8.安全事故較多。在虧損的項目部中,多數項目部均發生過程度不同的安全事故,輕傷影響員工上班,增加人工費支出;重傷既影響員工上班,增加人工費支出,又需要開支醫療費,增加間接費支出,同時還可能使員工的體質和技能下降,降低勞動能力和勞動效率,最終增加人工費和間接費;死亡事故既增加了巨額撫恤費支出,直接增大成本支出,又可能影響員工情緒,降低生產效率,最終增加人工費和間接費。
9.間接費控制不力。在虧損的項目部中,幾乎都存在這個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辦公費、差旅費、交通工具費和業務招待費失控。有的項目部辦公費開支無計劃,誰想買什么就買什么,高檔的辦公用品隨意買,手機費用驚人。有的項目部差旅費無標準,飛機隨意坐,什么樣的高檔旅館都敢住。有的項目部不顧項目部的實際,員工可以不發工資,欠外面的所有債務可以不還,但小汽車不能不坐,而且越來越高檔,導致車輛折舊費、燃料費、維修費急劇增加。有的項目部擅自擴大業務招待費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即使是招待內部人員也動輒到高檔飯店就餐,致使招待費逐年增加,一個4、50人的項目部,一年的招待費高達幾十萬,有的甚至上百萬,但幾年下來一項工程也未攬到。
10.財務管理混亂。所有虧損的項目部,其財務管理無一不存在混亂現象。具體體現在:一是沒有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一些虧損項目部的所有收支業務由個別領導和財務、計劃、物資等人員把持,這些人要怎么開支便怎么開支,而不是靠制度來決定開支,靠監督來約束開支,從而導致所有開支無計劃,工程盈虧無人知。二是貨幣資金管理混亂。一些項目部開設多個銀行存款賬號,但又不及時核對清理,銀行收付憑證不及時入賬,白條不入賬而頂抵現金,其結果是材料不能及時入庫,個人欠款不能及時清理,銀行存款和現金賬款不符,巨額成本隱匿在銀行存款和現金余額里,從而造成工程前盈后虧或整個工程虧損。三是債權債務的確認不準確,結算不及時。有的項目部對銷貨和分包單位,既在債權方記錄預付的貨款和工程款,又在債務方記錄應付的貨款和工程款,但在結算時由于記賬不及時或不認真核對,最后多付了貨款和工程款,形成損失。有的項目部對應收款項不及時清理,后因欠款單位無款、破產或超過追索時效,導致應收款無法收回,形成損失。四是收入、成本的計算不準確。有的項目部不知道如何計算工程結算收入,把合同金額計算為計價收入,然后計算盈虧,形成前盈后虧;把撥款當成計價收入,使項目部各期的盈虧不實,如果建設單位欠款數額較大,則項目部會形成虛假的虧損。有的項目部從來不在賬簿上登記建設單位計價的收入,僅憑印象在報表中編制利潤表,而實際情況與編制的利潤表完全不同。有的項目部不知道如何計算成本,把應當計入成本的費用漏列,如應提未提的固定資產折舊費和職工福利費、應上交的稅金、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上級管理費、已經使用但尚未支付的材料費、應發未發的職工工資等,從而導致成本不實、盈虧不準。有的項目部不按規定結轉成本,把應由后期負擔的成本提前計入成本,或者把應由本期負擔的成本轉到后期,影響了成本的真實性。五是會計基礎工作較差。有的項目部審核會計憑證不認真、不仔細,憑證的手續不完備,報銷的依據不充分;有的項目部登記賬簿不及時。會計科目使用錯誤,各項會計數據的記錄不真實、不準確,失去了記賬的意義,影響了成本的計算;有的項目部不會編制會計報表,在報表上隨意填幾個數字就上報,與賬簿和實際情況一核對,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所有的數據全部不對,無法反映項目部的真實情況。極個別的項目部甚至連基本的會計知識都不知道,不會編制憑證,不會登記賬簿,更不會編制會計報表。上述問題的存在,必然影響到成本信息的準確性,繼而造成項目部的虧損。
11.合同管理混亂。在虧損的項目部中,大多數項目部沒有合同管理的意識,對購貨、雇用人員、提供服務、分包工程、承包工程等合同知識知之甚少,不理解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等基本要素,導致合同管理混亂,企業遭受巨大經濟損失。如有的項目部與對方簽訂只有小寫金額的合同,在對方篡改小寫金額訴至法院時,因企業證據不足而敗訴;有的項目部與對方簽訂只有數量沒有單價、只有單價沒有數量或只有數量、單價沒有總價的合同,致使官司不斷,嚴重影響了企業的信譽;有的項目部甚至與對方簽訂“一邊倒”的合同,對方只有權利、沒有責任,而項目部則只有責任、沒有權利,導致項目部出現較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