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施工過程中完善工程設計和控制工程質量,需注入造價的理念
2.1運用造價理念完善工程設計、降低工程的設計造價。
工程造價的多少,反映出投資的效益高與低,實現(xiàn)同范圍同品質的工程、投資少的就效益高、投資多的就效益低,這是一個很直觀的反映。按理說設計定了、工程造價也就隨之而定了,但實際上結算造價與理論造價是有出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實現(xiàn)投資的最大效益,不但要把好設計關,而且要把好施工關。如設計的不合理性,甚至錯誤點、材料的選用不當?shù)葧谑┕み^程中逐漸暴露出來,因此,抓住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會同各方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找出解決辦法,及時調整設計或及時更改所選的材料,可以避免近工和浪費,防止設計錯誤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把住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節(jié)約造價、節(jié)約原材料的同時,更能確保工程質量,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盡可能的及時發(fā)現(xiàn),會同有關單位人員一起進行質量整改,從而防止豆腐渣工程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損失。省委黨校綜合大樓在完成方案設計、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的時候,我們在咨詢了有關資深教授、專家后,根據(jù)方案設計的基礎埋入深度,提出了負一樓可全部設計成房子的建議,(原設計方案負一樓內走廊以南方填土及檔墻、北向為車庫),其理由:一是節(jié)約用地,擴大使用面積,二是可降低單位面積的造價,提高投資的效益,三是調整方案設計,同樣能滿足規(guī)范的抗傾要求。經專家討論后,此建議被采納。又如綜合大樓在進行施工圖技術交底時,我們提出將現(xiàn)澆樓面的Ⅰ級鋼筋,全部改用新工藝冷軋鈕鋼筋,理由是: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崇尚科學,要有我們自己的實際行動,二是采用冷軋鈕鋼筋比采用Ⅰ級鋼筋要節(jié)約鋼材鋼材33%左右,節(jié)約鋼材造價17%左右,三是當時的省建委已下發(fā)推廣使用冷軋鈕鋼筋的文件,不存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僅此一項初步估算節(jié)約鋼材100噸左右,節(jié)約造價約18萬元,與此同時還減輕了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的勞動強度,也提高了施工質量,加快了施工進度。再如,我們在進行綜合大樓施工圖設計時,會同設計人員對方案設計中的層高進行了反復討論,最后各層層高分別在原方案設計的基礎上降低300MM,對中央空調設備、管道的設計高度作進一步的調整,建筑物高度降低2.7M,從目前的使用來看,反映良好,此項設計調整,節(jié)省投資估計200萬元左右,另外在今后的使用過程中相對要節(jié)約能源,降低各種維修費用,從設計的角度來看,完善了設計,降低了工程造價。
2.2運用造價理念,控制材料采購,確保工程質量。
我們知道,施工過程中,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對確保工程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把握好原材料的采購是施工過程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首先要對所需材料的市場行情有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二是要對同種材料進行不同產地、品種、規(guī)格型號的相互比較,三是要在熟悉定額價格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價格比較,最后確定材料的選用。比如,省委黨校綜合大樓進入二樓樓面主體施工時,由湘鄉(xiāng)韶峰牌525#普通硅酸鹽水泥改為韶峰牌525#礦渣水泥,使用后發(fā)現(xiàn)因水泥來性較慢,致混凝土早期強度低,施工進度慢了,此事表面上看礦渣水泥比硅酸鹽的價格少了20元/噸,但因進度慢了,綜合效益沒有提高,反而有了因工期拉長而增加費用的可能,因此,后面的主體施工仍用525#硅酸鹽水泥,不再用礦渣水泥了。又如綜合大樓主體施工之初,施工單位采用C250滾筒式混凝土攪拌機,我們沒有用強迫式手段要其更換強制式攪拌機,而是用造價的思維觀念從綜合效益的角度,比如說混凝土的攪拌時間、臺班產量、混凝土的攪拌質量、工作臺班效率等等及相關文件規(guī)定來說服施工單位,使他們明白,施工不能片面看問題,而應全面考慮、客觀把握,施工單位很快就把攪拌機換成了兩臺L500強制式的,同時,還進行了施工場地道路硬化,規(guī)范化等項工作,為獲得當年全省施工現(xiàn)場文明施工第三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不改變設計,降低使用功能的情況下,不斷完善設計,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是我們所追求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經濟效益的體現(xiàn)。但如果為了使單體的建筑與周圍的建筑群體相協(xié)調,與環(huán)境相協(xié)調,適當增加少量的資金投入改善外墻裝修或者局部造型是可取的,與追求最大經濟效益是一致的,并不矛盾,因為它所形成的環(huán)境效益是其他物質不可替代的效益。比如,我校新建二棟教授廳干住宅,原設計天溝外立面為白色干粘石,同外墻,后改為深紅色的條型瓷磚,雖然造價增加了一點點,但起到了很好的裝飾作用,從北往南望去,猶如岳麓山萬綠叢中一根紅飄帶,使建筑與周圍的環(huán)境得到了進一步的協(xié)調統(tǒng)一。
建筑業(yè)要與國際接軌,實現(xiàn)全面產業(yè)化,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和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就必須把造的理念以經濟效益的形式,貫穿于管理、技術創(chuàng)新、設計施工等等基本建設的全過程,力求實現(xiàn)效益與質量、環(huán)境與效益的辯證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