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真題)
1.下列方法中,可用于編制工程項目成本計劃的是( )。
A.掙值分析法
B.目標利潤法
C.工期一成本同步分析法
D.成本分析表法
【答案】B。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為項目成本計劃的編制方法。項目成本計劃的編制方法包括:目標利潤法;技術進步法;按實計算法;定率估算法。
2.各年折舊基數不變但折舊率逐年遞減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是( )。
A.平均年限法
B.工作量法
C.雙倍余額遞減法
D.年數總和法
【答案】D。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為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是指以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為基數,按照逐年遞減的折舊率計提折舊的一種方法,它也屬于一種加速折舊的方法。其折舊率以該項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的年數(包括當年)作分子,而以逐年可使用年數之和作分母。分母是固定的,而分子逐年遞減,因此,折舊率逐年遞減,計提的折舊額也逐年遞減。
3.某工程計劃外購商品混凝土3 000 m³,計劃單價420元/m³;實際采購3 100 m³,實際單價450元/m³,則由于采購量增加而使外購商品混凝土成本增加( )萬元。
A.4.2
B.4.5
C.9.0
D.9.3
【答案】A。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為因素分析法。由于采購量增加而使外購商品混凝土成本增加金額一(3 100--3 000)×420=42 000(元)=4.2(萬元)。
4.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中,“三算對比”主要是進行( )的對比。
A.實際成本與投資估算
B.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
C.實際成本與竣工決算
D.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
E.施工預算與設計概算
【答案】BD。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為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是:進行預算成本、目標成本和實際成本的“三算’’對比,分別計算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的偏差,分析偏差產生的原因,為今后的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尋求節約途徑。
(2011年真題)
1.某公司2011年3月份新購入一項固定資產,4月份安裝調試完成,5月份投入使用。該項固定資產應從當年( )月份開始計提折舊。
A.3
B.4
C.5
D.6
【答案】D。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為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從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計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從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提折舊。
2.施工合同簽訂后,工程項目施工成本計劃的常用編制方法有( )。
A.專家意見法 B.功能指數法
C.目標利潤法D.技術進步法
E.定率估算法
【答案】CDE。本題考核的知識點為工程項目施工成本計劃的常用編制方法。工程項目施工成本計劃的常用編制方法有:目標利潤法、技術進步法、按實計算法、定率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