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概算是以初步設計文件為依據,按照規定的程序、方法和依據,對建設項目總投資及其構成進行的概略計算。設計概算文件的編制應采用單位工程概算、單項工程綜合概算、建設項目總概算三級概算編制形式。
單位工程概算應根據單項工程中所屬的每個單體按專業分別編制??傮w而言,單位工程概算包括單位建筑工程概算和單位設備及安裝工程概算兩類。
概算指標法是用擬建的廠房、住宅的建筑面積或體積乘以技術條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概算指標而得出人、材、機費,然后按規定計算出企業管理費、利潤、規費和稅金等,得出單位工程概算的方法。
1、擬建工程結構特征與概算指標相同或相近時,可直接套用概算指標編制概算。
單位工程概算造價=概算指標每平方米(每立方米)綜合單價×擬建工程建筑面積(體積)
2、擬建工程結構特征與概算指標有局部差異時,必須對概算指標進行調整后方可套用。
1)調整概算指標中的每平方米(每立方米)綜合單價
結構變化修正概算指標(元/m2)=J+Q1P1- Q2P2
J——原概算指標綜合單價;
Q1——概算指標中換入結構的工程量;
Q2——概算指標中換出結構的工程量;
P1——換入結構的綜合單價;
P2——換出結構的綜合單價。
若概算指標中的單價為工料單價,則應確定該子目的全費用綜合單價,再計算擬建工程造價為:
單位工程概算造價=修正后的概算指標綜合單價×擬建工程建筑面積(體積)
2)調整概算指標中的人、材、機數量
結構變化修正概算指標的人、材、機數量
=原概算指標的人、材、機數量+換入結構件工程量×相應定額人、材、機消耗量-換出結構件工程量×相應定額人、材、機消耗量
以上兩種方法,前者是直接修正概算指標単價,后者是修正概算指標人、材,機數量,修正之后,方可按上述方法分別套用。
【例題】
新建工程與某已建成工程僅外墻飾面不同,已建成工程外墻為水泥砂漿抹面,單價為8.75元/m2,每平方米建筑面積消耗量為0.852m2;新建工程外墻為貼釉面磚,單價為49.25元/m2,每平方米建筑面積消耗量為0.814m2,若已建成工程概算指標為536元/m2,則新建工程修正概算指標為( )元/m2。
A.576.50
B.585.25
C.568.63
D.6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