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投資部分估算的方法很多,給有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相應的誤差程度也不相同。
在項目建議書階段,投資估算的精度較低;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估算精度要求高,需采用相對詳細的投資估算方法。
本篇主要介紹生產能力指數法以及朗格系數法
(一)生產能力指數法(指數估算法)
根據已建成的類似項目生產能力和投資額來粗略估算同類但生產能力不同的擬建項目靜態投資額的方法。
式中:
C1——已建成類似項目的靜態投資額;
C2——擬建項目靜態投資額;
Q1——已建類似項目的生產能力;
Q2——擬建項目的生產能力;
f——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定額、單價、費用和其他差異的綜合調整系數;
x——生產能力指數。
上式表明造價與規模(或容量)呈非線性關系,且單位造價隨工程規模(或容量)的增大而減小。生產能力指數法的關鍵是生產能力指數的確定。
正常情況下,0≤x≤1。
若已建類似項目規模和擬建項目規模的比值在0.5~2之間時,x取值近似為1;
若已建類似項目規模與擬建項目規模的比值為2~50:
?、倏吭龃笤O備規模來達到時,則x的取值約為0.6~0.7;
②靠增加相同規格設備數量達到時,x的取值約在0.8~0.9。
【經典試題】
1、某地2019年擬建一座年產40萬噸某產品的化工廠。根據調查,該地區2017年已建年產30萬噸相同產品項目的建筑工程費為4000萬元,安裝工程費為2000萬元,設備購置費為8000萬元。已知按2019年該地區價格計算的擬建項目設備購置費為9500萬元,征地拆遷等其他費用為1000萬元,且該地2017年至2019年建筑安裝工程費平均每年遞增4%,則該擬建項目的靜態投資估算為( ?。┤f元。(2019)
A.16989.6
B.17910.0
C.18206.4
D.19152.8
2、某地2016年擬建一年產50萬噸產品的工業項目,預計建設期為3年。該地區2013年已建年產40萬噸的類似項目投資為2億元。已知生產能力指數為0.9,該地區2013、2016年同類工程造價指數分別為108、112,預計擬建項目建設期內工程造價年上漲率為5%。用生產能力指數法估算的擬建項目靜態投資為( )億元。(2016)
A.2.54
B.2.74
C.2.75
D.2.94
(二)朗格系數法
以設備購置費為基數,乘以適當系數來推算項目的靜態投資。國內不常見,是世行項目投資估算常采用的方法。
基本原理是將項目建設中的總成本費用中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分別計算,再合為項目的靜態投資,計算公式為:
式中:
E——與生產能力直接相關的工藝設備投資
Ki——管線、儀表、建筑物等項費用的估算系數;
Kc——管理費、合同費、應急費等間接費用在內的總估算系數。
KL——靜態投資與設備購置費之比為朗格系數,即:
【經典試題】
1、在國外某地建設一座化工廠,已知設備到達工地的費用(E)為 3000 萬美元,該項目的朗格系數(K)及包含的內容如下表所示。則該工廠的間接費用為( ?。┤f美元。(2017)
朗格系數(K) | 3.03 | |
內容 | (a)包括基礎、 設備、 油漆及設備安裝費 (d)包括上述在內和間接費 | E×1.4 |
(a)×1.1 | ||
(b)×1.5 | ||
(c)×1.3 |
A.9009
B.6930
C.2079
D.1350
采用朗格系數法,計算如下:
(1)設備到達現場的費用3000萬美元。
(2)根據表計算費用(a):
(a)=E× 1.4=3000 ×1.4 = 4200(萬美元)
(3)計算費用(b):
(b)=E× 1.4×1.1= 3000 ×1.4×1.1=4620(萬美元)
(4)計算費用(c)即裝置直接費:
(c)=E×1.4×1.1×1.5=6930(萬美元)
(5)計算總投資C:
C=E×1.4×1.1×1.5×1.3=9009(萬美元)
則間接費用為:9009 - 6930 =2079(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