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定額是編制施工圖預算的基礎。確定預算定額人工、材料、機具臺班消耗指標時,必須先按施工定額的分項逐項計算出消耗指標,然后再按預算定額的項目加以綜合,需要在綜合過程中增加兩種定額之間的適當的水平差。
(一)預算定額中人工工日消耗量的計算
預算定額中的人工的工日消耗量確定方法:以勞動定額為基礎確定;采用現場工作日寫實等測時方法測定和計算定額的人工耗用量。
預算定額中人工工日消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條件下,生產單位合格產品所必需消耗的人工工日數量,是由分項工程所綜合的各個工序勞動定額包括的基本用工、其他用工兩部分組成的。
(1)基本用工
指完成一定計量單位的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的各項工作過程的施工任務所必需消耗的技術工種用工。
1)完成定額計量單位的主要用工
基本用工=∑(綜合取定的工程量×勞動定額)
2)按勞動定額規定應增(減)計算的用工量
如在磚墻項目中,分項工程的工作內容包括了附墻煙囪孔、垃圾道、壁櫥等零星組合部分的內容,其人工消耗量相應增加附加人工消耗。
(2)其他用工
其他用工=超運距用工+輔助用工+人工幅度差用工
1)超運距用工
超運距用工=預算定額確定運距-勞動定額已包括運距
超運距用工=∑(超運距材料數量×時間定額)
需要指出,實際工程現場運距超過預算定額取定運距時,可另行計算現場二次搬運費。
2)輔助用工
即勞動定額內不包括而在預算定額內又必須考慮的用工。
輔助用工=∑(材料加工數量×相應的加工勞動定額)
3)人工幅度差
即預算定額與勞動定額的差額,主要是指在勞動定額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況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難準確計量的用工和各種工時損失。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輔助用工+超運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數
人工消耗量=(基本用工+輔助用工+超運距用工)×(1+人工幅度差系數)
(二)預算定額中材料消耗量的計算
材料損耗量,指在正常條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損耗,如現場內材料運輸及施工操作過程中的損耗等。
其關系式如下:
材料消耗量=材料凈用量+損耗量
或 =材料凈用量 × ( 1 +損耗率(%))
(三)預算定額中機具臺班消耗量的計算
指在正常施工條件下,生產單位合格產品(分部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必需消耗的某種型號施工機具的臺班數量。
預算定額機械耗用臺班=施工定額機械耗用臺班 × (1+機械幅度差系數)
機械臺班幅度差是指在施工定額中所規定的范圍內沒有包括,而在實際施工中又不可避免產生的影響機械或使機械停歇的時間。
【經典試題】
1、完成某分部分項工程1m3需基本用工0.5工日,超運距用工0.05工日,輔助用工0.1工日。如人工幅度差系數為10%,則該工程預算定額人工工日消耗量為( )工日/10m3。(2016)
A. 6.05
B. 5.85
C. 7.00
D. 7.15
人工工日消耗量=0.5+0.05+0.1+0.065=0.715(工日/m3),即7.15工日/10m3
2、某挖掘機械挖二類土方的臺班產量定額為100m3/臺班,當機械幅度差系數為20%時,該機械挖二類土方1000m3預算定額的臺班耗用量應為( )臺班。(2017)
A. 8.0
B. 10.0
C. 12.0
D. 12.5
預算定額機械耗用臺班=0.01×(1+20%)=0.012(臺班/m3)
挖土方1000m3 的預算定額機械耗用臺班量=0.012×1000=12(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