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類似工程預算法
類似工程預算法是利用技術條件與設計對象相類似的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工程造價資料來編制擬建工程設計概算的方法。
當擬建工程初步設計與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設計相類似而又沒有可用的概算指標時可以采用類似工程預算法。 類似工程預算法對條件有所要求,也就是可比性,即擬建工程項目在建筑面積、結構構造特征要與已建工程基本一致,采用此方法時必須對建筑結構差異和價差進行調整。
(1)建筑結構差異的調整
調整結構差異后的直接工程費=類似預算直接工程費+新的量×價-舊的量×價
結構變化修正概算指標(元/㎡)=J+Q1P1-Q2P2
(2)價差調整:兩種其一:有人工、材料、機械的用量,乘以擬建工程所在地的人工、材料、機械的單價,得人、材、機的費用,匯總。
其二:只有人工、材料、機械的費用和其他費用時
D=A×K K=a%×K1+b%×K2+c%×K3+d%×K4
【例3.2.3】擬建辦公樓建筑面積為3000平方米,類似工程的建筑面積為2800平方米,預算造價3200000元。各種費用占預算造價的比重為:人工費6%;材料費55%;機械使用費6%;措施費3%;其他費用30%。試用類似工程預算法編制概算。
解:根據前面的公式計算出各種價格差異系數為:人工費K1=1.02;材料費K2=1.05;機械使用費K3=0.99;措施費K4=1.04;其他費用K5=0.95。
綜合調整系數K=6%×1.02+55%×1.05+6%×0.99+
3%×1.04+30%×0.95=1.014
價差修正后的類似工程預算造價=3200000×1.014 =3244800(元)
價差修正后的類似工程預算單方造價=3244800/2800 =1158.86(元/㎡)
擬建辦公樓概算造價=1158.86×3000=34765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