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用的構成和計算
一、設備購置費的構成與計算
設備購置費=設備原價+設備運雜費
◇ 國產設備原價
◇ 進口設備抵岸價
(一)國產設備原價的構成與計算
1.國產標準設備原價
2.國產非標準設備的原價
※ 在用成本計算估價法計算非標準設備原價時,外購配套件費計取包裝費,但不計取利潤,非標準設備設計費獨立計算,與其他9項費用無關。
例題解析
【2014年·單選】已知國內制造廠某非標準設備所用材料費、加工費、輔助材料費、專用工具費、廢品損失費共20萬元,外購配套費3萬元,非標準設備設計費1萬元,包裝費率1%,利潤率為8%。若其他費用不考慮,則該設備的原價為( )。
A.25.82萬元
B.25.85萬元
C.26.09萬元
D.29.09萬元
233網校答案:B
233網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國產設備原價的構成及計算。設備原價=[23×(1+1%)-3]×(1+8%)+1+3=25.85萬元。
(二)進口設備原價的構成及計算
在國際貿易中,較為廣泛使用的交易價格術語有FOB、CFR和CIF。
1.進口設備的交易價格
(1)FOB即free on board,意為裝運港船上交貨,亦稱為離岸價格。FOB術語是指當貨物在指定的裝運港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義務。風險轉移,以在指定的裝運港貨物越過船舷時為分界點。費用劃分與風險轉移的分界點相一致。
(2)CFR即cost and freight,意為成本加運費,或稱之為運費在內價。CFR是指在裝運港貨物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必需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運費和費用,但交貨后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由于各種事件造成的任何額外費用,即由賣方轉移到買方。與FOB價格相比,CFR的費用劃分與風險轉移的分界點是不一致的。
(3)CIF即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意為成本加保險費、運費,習慣稱到岸價格。在CIF術語中,賣方除負有與CFR相同的義務外,還應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最低險別的海運保險,并應支付保險費。如買方需要更高的保險險別,則需要與賣方明確地達成協議,或者自行做出額外的保險安排。除保險這項義務之外,買方的義務也與CFR相同。
誰辦理運輸誰租船;誰支付保險費誰辦理保險
【2012年·多選】國際貿易中,CFR交貨方式下買方的基本義務有( )。
A.負責租船訂艙
B.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以后的一切風險
C.承擔運輸途中因遭遇風險引起的額外費用
D.在合同約定的裝運港領受貨物
E.辦理進口清關手續
233網校答案:BCDE
233網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進口設備原價的構成及計算。在CFR交貨方式下,買方的基本義務有:承擔貨物在裝運港越過船舷以后的一切風險及運輸途中因遭遇風險所引起的額外費用;在合同規定的目的港受領貨物,辦理進口清關手續,交納進口稅;受領賣方提供的各種約定的單證,并按合同規定支付貨款。
2.進口設備到岸價的構成和計算
進口設備的原價是指進口設備的抵岸價,通常是由進口設備到岸價(CIF)和進口從屬費構成。
進口設備到岸價(CIF)=離岸價格(FOB)+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運費在內價(CFR)+運輸保險費
國際運費=原幣貨價(FOB)×運費率
國際運費=單位運價×運量
其中需要重點注意的費用計算公式是:
【本質】運輸保險費=到岸價×保險費費率
【2011年·單選】某進口設備通過海洋運輸,到岸價為972萬元,國際運費88萬元,海上運輸保險費率3‰,則離岸價為( )萬元。
A.881.08
B.883.74
C.1 063.18
D.1 091.90
233網校答案:A
233網校解析:運輸保險費=972×3‰=2.916萬元
離岸價=到岸價-國際運費-運輸保險費=972-88-2.916=881.084萬元
3.進口從屬費的構成及計算
進口從屬費=銀行財務費+外貿手續費+關稅+消費稅+進口環節增值稅+車輛購置稅
其中需要重點注意的各項費用的計算公式是:
關稅=到岸價格(CIF)×人民幣外匯匯率×進口關稅稅率
【記憶】運輸保險費兩種計算方法:
一:離岸價(FOB),分母為“1-保險費費率”,分子是FOB+國外運費
二:到岸價(CIF),直接乘以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