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盈虧平衡分析是研究工程建設項目投產后正常生產年份的產量、成本、利潤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以盈虧平衡時的狀況為基礎,測算項目的生產負荷及承受風險的能力。盈虧平衡點越低,說明項目抵抗風險的能力越強。
1)利潤構成:項目或企業(yè)的利潤一般由收入情況和總的成本決定,而收入和成本都與項目正常生產年份的產品銷量有關。○1總的銷售收入在單位產品價格(P)一定的情況下與○2產品的產銷量(Q)成正比,成本的總額與產銷量之間也有著相互依存的關系。產品的成本總額由○3固定成本(F)和○4變動成本(,其中為單位產品變動成本)構成。在計算項目利潤時還要考慮其產品應繳納的○5稅金總額(,為單位產品的銷售稅)。
項目的利潤表示:
2)盈虧平衡分析:當盈虧平衡時,企業(yè)利潤為零,則可以得:
其中:—盈虧平衡點產量,又稱保本點產量。越小表示抵抗風險能力越強。
2、盈虧平衡分析的應用
1)在已知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總額和單位產品售價的情況下,可先預測保本的產銷量,然后再根據(jù)市場預測結果判斷項目的風險程度。一般借助于經(jīng)營安全率指標來確定。
經(jīng)營安全率
越大,表明企業(yè)生產經(jīng)營狀況越良好,擬建項目越可靠安全。
一般來說:≥30%,說明經(jīng)營狀況良好;25%≤<30%為較好,要警惕;
<10%則很危險。
2)當已知保本時的產銷量,可計算保本時的生產能力利用率。這個指標表示達到盈虧平衡時實際利用的生產能力占項目設計生產能力的比率。這個比率越小,說明項目適應市場變化和抵御風險能力越強,反之,企業(yè)要利用較多的生產能力才能保本,項目承受風險能力較弱。
=××100%,Q為設計生產能力。
3)在已知項目產品的產銷量,單位銷售價格和固定成本總額的情況下,可預測保本要求的單位變動成本額,然后與項目產品實際可能發(fā)生的單位變動成本相比較,從而判斷擬建項目偶無成本過高的風險。
,其中—與保本點產量對應的單位變動成本,也稱保本最高單位產品成本。
4)當已知項目產品的產銷量,單位變動成本及固定總成本時,可測算保本的產品銷售價格,將此最低售價與市場預測價格相比較,可判斷擬建項目在產品價格方面能承受的風險。,其中為保本單位產品售價,也稱保本最低銷售價格。
例:某方案年設計生產能力6000件,每件產品價格為50元,變動成本為20元,單位產品稅金10元,年固定成本為64000元。求○1最大利潤,產量盈虧平衡點,安全經(jīng)營率,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虧平衡點。○2當價格下跌46元/件時,安全經(jīng)營率為多少?并估計風險。
解:○1最大利潤:=6000×50-(64000+20×6000+10×6000)
=56000(元)
產量盈虧平衡點:==3200(件)
經(jīng)營安全率:=
產生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虧平衡點:=
○2當價格下跌為46元/件時:=4000(件)
經(jīng)營安全率:==33%
計算結果表明,當價格下跌到46元/件時經(jīng)營安全率有所下降(≥30%),但仍然處于經(jīng)營良狀況,項目風險很小。
九、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指某一相關因素的變動對項目評價指標(內部收益率、凈現(xiàn)值、投資回收期)的影響程度。敏感性分析是為了提高決策的正確性和可靠性,預防決策中相關因素的變動可能帶來的損失,或測算相關因素變動對項目投資評價指標的影響程度,或測算保持項目可行時,容許相關因素變動的范圍。
可用敏感度來描述給定的不確定性變量因素的不同變動幅度對指標的影響程度:
,其中表示評價指標的變化值;表示不確定因素的變化值;
例:某項目總投資550萬元,設計年生產能力為6000臺,預計產品價格為500元/臺,年經(jīng)營成本為200萬元,項目壽命期為10年,殘值不計,標準折現(xiàn)率為10%,試分析該項目凈現(xiàn)值對各項因素的敏感性。
解:○1現(xiàn)金流量:A=0.05×6000=300萬元;
○2該項目的凈現(xiàn)值:=(-500)+(0.05*600-200)=64.4>0,項目可行
○3敏感性因素確定:項目總投資、產品價格、經(jīng)營成本的所有因素中,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導致凈現(xiàn)值發(fā)生變化,所以應對這些因素進行敏感性分析。
○4三個因素:將這三個因素在初始值的基礎上按±10%、±20%的變化幅度變化,分別計算初始對應凈現(xiàn)值的變化情況,的出結果如下表:
單位:萬元

從上可以看出,產品價格的變動對凈現(xiàn)值的影響程度最大。他們對凈現(xiàn)值的敏感排序為:○1產品價格→○2經(jīng)營成本→○3總投資,因此應對該項目的產品價格做進一步的測算,因為產品價格的變化會給投資帶來較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