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測編定額時,需對施工過程進行分解。對比工作過程的特點,工序還應具有的特征是( )。
A.人員編制不變
B.勞動工具不變
C.工作地點不變
D.工作時段不變
答案:B
【解題要點】 此題為2008年考題。工序是在組織上不可分割的、在操作過程中技術上屬于同類的施工過程。工序的特征是:工作者不變,勞動對象、勞動工具和工作地點也不變。在工作中如有一項改變,那就說明已經由一項工序轉入另一項工序了。如鋼筋制作,它由平直鋼筋、鋼筋除銹、切斷鋼筋、彎曲鋼筋等工序組成。工作過程是由同一工人或同一小組所完成的在技術操作上相互有機聯系的工序的總合體。其特點是人員編制不變,工作地點不變,而材料和工具則可以變換。例如,砌墻和勾縫,抹灰和粉刷。
7.某安裝企業高級工人的工資性補貼標準分別為:部分補貼按年發放,標準為3000元/年;另一部分按月發放,標準760元/月;某項補貼按工作日發放,標準為l8元/日。已知全年日歷天數為365天,設法定假日為114天,則該企業高級工人工日單價中,工資性補貼(G2)為( )元。
A.51.2
B.62.6
C.66.3
D.75.5
答案:C
【解題要點】 此題為2008年考題。工資性補貼是指按規定標準發放的物價補貼,煤、燃氣補貼,交通費補貼、住房補貼,流動施工津貼及地區津貼等,由于不同補貼的發放方式不同,需要將其分攤在每一個法定工作日上,本題計算結果為:
年法定工作日=365—114=251(天)
月法定工作日=251/12=20.92(天)
工資性補貼=(3000/251)+(760/20.92)+18=66.3(元)
8.某工程采購國產特種鋼材lot,出廠價為5000元/t,材料運輸費50元/t,運輸耗損率2%,采購及保管費率為8%,則特種鋼材的基價為( )元/t。
A.5563
B.5662
C.5500
D.5000
答案:A
【解題要點】 本題主要考核材料價格的計算方法。
材料價格=[(供應價+運雜費)×(1+運輸損耗率)]×(1+采購及保管費率)
供應價=出廠價=5000(元)
運輸損耗費= (5000+50)×2%=101(元)
材料價格=(5050+101)×1.08=5563(元/t)
9.在編制材料定額消耗量時,用于確定材料損耗定額的方法主要是( )。
A.理論計算法
B.經驗統計法
C.現場技術測定法
D.實驗室試驗法
答案:C
【解題要點】 確定實體材料的凈用量定額和材料損耗定額的計算數據,是通過現場技術測定、實驗窒試驗、現場統計和理論計算等方法獲得的。現場技術測定法主要適用于確定材料損耗量,因為該部分數值用統計法或其他方法較難得到;實驗室試驗法,主要用于編制材料凈用量定額。通過試驗,能夠對材料的結構、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能以及按強度等級控制的混凝土、砂漿、瀝青、油漆等配比作出科學的結論;現場統計法由于不能分清材料消耗的性質,因而不能作為確定材料凈用量定額和材料損耗定額的依據,只能作為編制定額的輔助性方法使用;理論計算法是運用一定的數學公式計算材料消耗定額。
10.在預算定額的編制階段,以下選項中不屬于確定編制細則階段內容的是( )。
A.統一編制表格及編制方法
B.統一計算口徑、計量單位和小數點位數
C.統一項目劃分和工程量計算規則
D.統一名稱、專業用語和符號代碼
答案:C
【解題要點】 此題為2008年考題。確定編制細則。主要包括:統一編制表格及編制方法;統一計算口徑、計量單位和小數點位數的要求;有關統一性規定,名稱統一,用字統一,專業用語統一,符號代碼統一,簡化字要規范,文字要簡練明確。來源:www.exam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