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成本的三種態度
在我國加入WTO大背景下,隨著我國《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發布實施,我國必將建立起由市場形成工程造價的機制。施工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必將加強企業管理,尤其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在此種形式下對項目成本,特別是對規模大時間跨度長的項目成本從項目理財的視角加以認知很有必要。
項目相關人員對項目成本問題從理財的視角討論有三個角度:項目經理角度、會計人員角度和財務部門角度。各項費用數量和具體發生時間的確定非常關鍵,項目經理被要求遵照時間、成本和具體規定的限定去完成自己所負責的項目,他們將自己職責中的“成本”要求看作是把費用控制預算分配額之內,同時還要在要求的時間框架(進度安排)內滿足一系列規定的條件。會計部門關注將費用確認到具體項目的問題,他們只是關心組織盈利結果,并對公司的稅務責任施加正面的影響。財務部門最關心的是組織的現金狀況,該類人員的職責就是為支付費用而籌備資金,并且讓閑置或可用的資金為公司發揮更大的作用。
項目經理必須明了大家對成本的不同認知和不同的成本報告方式。具備了這些項目理財知識,項目經理就可以更好的控制項目成本。項目經理還可以對成本的時間安排計劃施加影響,以改善現金流狀況和融資工作的成本,同時還可以影響到損益表報中的收益和費用數據。
對成本的三種認知角度
為了了解對成本的三種認知——資金承諾、費用和現金流,可以以購買一件重要設備為例說明。假設購置了一臺價值180000元的設備,六個月后交貨。那么在下訂單時刻即產生了180000元的資金承諾,六個月后供貨商交貨同時寄來發票,收到發票會立即得到會計人員的處理,產生180000元的費用,但是付款(現金流出)通常會依照公司付款政策拖延一段時間(假設下訂單8個月之后才開具支票給供貨商)。
三是財務部門的思考角度——現金流。財務部門負責管理組織的資金,同時還需要為項目的每一筆付款保證足夠數額的現金。閑置的資金會被存放到生息的賬戶或投資于其他地方,以使組織獲得更大的收益。財務部門主要關注的是資金何時用來償付發票,因為他們需要將這些資金閑置的時間跨度最小化。因而,財務部門其實是將項目成本看作現金流。下達采購訂單對財務部門僅僅意味著未來的現金流出,此時不需要他們采取任何行動。一旦付款到期,他們就提供相應的資金,付出款項,而真實的現金流出也被記錄在案。
應該注意到,財務部門的例子是真實工作周期的簡化形式,因為供貨商方面是按照工作進行的內容對外付款的,這些內容可能都會包括在采購訂單中。在這種情況下,付款承諾在時間安排不會改變,但是費用發生和現金流出的時間安排會與雙方協商的付款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