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建設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的預測
考點一:項目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
例題解析
【例1】建設地點選擇時需進行費用分析,下列費用中應列入項目投資費用比較的是( )。
A.動力供應費
B.燃料運入費
C.產品運出費
D.建材運輸費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項目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項目投資費用包括土地征購費、拆遷補償費、土石方工程費、運輸設施費、排水及污水處理設施費、動力設施費、生活設施費、臨時設施費、建材運輸費等。項目投產后生產經營費用比較包括原材料、燃料運人及產品運出費用,給水、排水、污水處理費,動力供應費用等。選項A、B、C屬于項目投產后生產經營費用比較。
【例2】建設項目投資決策階段,在技術方案中選擇生產方法時應重點關注( )。
A.是否選擇了合理的物料消耗定額
B.是否符合工藝流程的柔性安排
C.是否使工藝流程中的工序合理銜接
D.是否符合節能清潔要求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一般在選擇生產方法時,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研究分析與項目產品相關的國內外生產方法的優缺點,并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積極采用先進適用的生產方法;(2)研究擬采用的生產方法是否與采用的原材料相適應,避免出現生產方法與供給原材料不匹配的現象;(3)研究擬采用生產方法的技術來源的可得性,若采用引進技術或專利,應比較所需費用;(4)研究擬采用生產方法是否符合節能和清潔的要求,應盡量選擇節能環保的生產方法。
【例3】建設規模是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之一,項自決策階段合理確定建設規模的主要方法有( )。
A.盈虧平衡產量分析法
B.平均成本法
C.生產能力平衡法
D.單位生產能力估算法
E.回歸分析法
【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項目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項目合理建設規模的確定方法包括:(1)盈虧平衡產量分析法;(2)平均成本法;(3)生產能力平衡法;(4)政府或行業規定。
【例4】在選擇建設地點(廠址)時,應盡量滿足下列需求( )。
A.節約土地,盡量少占耕地,降低土地補償費用
B.建設地點(廠址)的地下水位應與地下建筑物的基準面持平
C.盡量選擇人口相對稀疏的地區,減少拆遷移民數量
D.盡量選擇在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較好的地段
E.廠區地形力求平坦,避免山地
【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項目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選項B錯誤,建設地點(廠址)的地下水位應盡可能低于地下建筑物的基準面;選項E錯誤,項目的建設盡量將廠址選擇在荒地、劣地、山地和空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力求節約用地。
【例5】確定項目建設規模需要考慮的政策因素有( )。
A.國家經濟發展規劃
B.產業政策
C.生產協作條件
D.地區經濟發展規劃
E.技術經濟政策
【答案】ABDE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項目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政策因素包括:產業政策,投資政策,技術經濟政策,國家、地區及行業經濟發展規劃。
考點二:投資估算的概念及其編制
例題解析
【例1】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估算的精確度的要求為:誤差控制在±( )%以內。
A.5
B.10
C.15
D.20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投資估算的概念及其編制內容。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估算的精確度要求是誤差控制在±10%以內。
【例2】在國外項目投資估算中,有初步的工藝流程圖、主要生產設備的生產能力及項目建設的地理位置等條件,可套用相近規模廠的單位生產能力建設費用來估算擬建項目所需的投資額。以上投資估算方法適用于( )階段。
A.項目的投資設想
B.項目的投資機會研究
C.項目的初步可行性研究
D.項目的詳細可行性研究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投資估算的概念及其編制內容。投資機會研究階段的投資估算應有初步的工藝流程圖、主要生產設備的生產能力及項目建設的地理位置等條件,故可套用相近規模廠的單位生產能力建設費用來估算擬建項目所需的投資額,據此初步判斷項目是否可行。
【例3】投資估算的主要工作包括:①估算預備費;②估算工程建設其他費;③估算工程費用;④估算設備購置費。其正確的工作步驟是( )。
A.③④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投資估算的編制。投資估算編制的具體流程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