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通風空調工程安裝
一、通風工程
(一)通風工程的任務
用通風方法改善室內空氣環境,就是在建筑室內把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污濁空氣排至室外,把新鮮空氣或經過凈化符合衛生要求的空氣送人室內。實施通風的目的在于通過控制空氣傳播污染物,采用凈化、排除或稀釋的技術,保證環境空間具有良好的空氣品質。
(二)通風系統的組成
通風系統分為兩類:送風系統和排風系統。
(三)通風方式
就通風的范圍而言,可分為全面通風和局部通風。按通風動力的不同,可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
1.全面通風
即對整個控制空間進行通風換氣,使室內污染物濃度低于允許的最高濃度的通風方式。全面通風實質是稀釋環境空氣中的污染物。對于散發熱、濕或有害物質的車間或其他房間,當不能采用局部通風或采用局部通風仍達不到衛生要求時,應輔以全面通風或采用全面通風。
(1)全面通風分類。全面通風可分為稀釋通風、單向流通風、均勻流通風和置換通風等。
(2)全面通風的氣流組織。全面通風效果不僅取決于通風量的大小,還與通風氣流組織有關。所謂氣流組織就是合理布置送、排風口和分配風量,選用相應的風口型式,以便用最小的通風量獲得最佳的通風效果。在設計全面通風系統時應遵守的基本原則是:應將干凈空氣直接送至工作人員所在地或污染物濃度低的地方;避免通風氣流發生短路。常用的送、排風方式有上送上排、下送上排及中間送、上下排等多種形式。
(3)事故通風。工廠中有一些工藝過程,由于操作事故和設備故障而突然發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或有燃燒、爆炸危險的氣體,為了防止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和防止進一步擴大事故,必須設有臨時的排風系統——事故通風系統。
事故通風的排風應避開人員經常停留或通行的地點;當20m內有機械進風系統的進風口時,排風口應高于進風口16m以上。如果排放的是可燃氣體,排風口應遠離火源20m以上。
事故通風的風機可以是離心式或軸流式的,其開關應分別設在室內外便于操作的位置。如果條件許可,可直接在墻上或窗上安裝軸流風機。排放有燃燒、爆炸危險氣體的風機應選用防爆型風機。
2.局部通風
3.機械通風
依靠機械動力(如風機)進行有組織通風換氣。包括機械進風和機械排風。
(1)機械進風。
(2)機械排風。
4.自然通風
利用室外風力或室內、外溫差產生的密度差為動力進行通風換氣。如果在建筑物外圍護結構上有一開口,且開口兩側存在壓力差,根據動力學原理,空氣在此壓力差的作用下將流進或流出該建筑,這就形成了自然通風,自然通風分為室內、外溫差作用下的自然通風和室外風力作用下的自然通風。在實際應用中,室內、外溫差作用下的自然通風現象與風壓作用下的自然通風現象常同時存在,這時某一開口內、外兩側壓力差就等于兩種作用所產生的壓力差之和。
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風是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措施,因此,對室內空氣的溫度、濕度、清潔度、氣流速度無嚴格要求的場合,在條件許可時,應優先考慮自然通風。
(四)工業建筑的除塵系統
工業建筑的除塵系統是一種捕獲和凈化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的局部機械排風系統。用排塵罩捕集工藝過程產生的含塵氣體,在風機的作用下,含塵氣體沿風道被輸送到除塵設備,將粉塵分離出來,凈化后的氣體排至大氣,最后收集與處理分離出來的粉塵。
根據生產工藝、設備布置、排風量大小和生產廠房條件,除塵分為就地除塵、分散除塵和集中除塵三種形式。
(五)氣力輸送系統
氣力輸送是一種利用氣流輸送物料的輸送方式。暖通空調中常利用氣流將除塵器、冷卻設備與煙道中收集的煙(粉)塵輸送到要求的地點。氣力輸送系統按其裝置的型式和工作特點可分為吸送式、壓送式、混合式和循環式四類,常用的為前兩類。
在低壓吸送式系統中,物料和空氣一起被吸入喉管(受料器),物料經喉管啟動、加速后沿輸料管送至分離器(設在卸料目的地),分離器分離下來的物料存入料倉,含塵空氣則經除塵器凈化后再通過風機排人大氣。整個系統在負壓下工作,所以也稱負壓氣力輸送系統。
壓送式系統分為以風機為動力的低壓壓送式系統和以壓縮空氣為動力的高壓壓送式系統。低壓壓送式系統風機安裝在系統的前端,高壓壓送式系統利用壓縮空氣為動力,壓縮空氣經油水分離器、儲氣罐進人受料器(發送器)壓送物料。
(六)空氣幕
利用條形空氣分布器噴出一定速度和溫度的幕狀氣流,借以封閉大門、門廳、通道、門洞、柜臺等,減少或隔絕外界氣流的侵入,以維持室內或某一工作區域的環境條件,同時還可以阻擋粉塵、有害氣體及昆蟲的進入。空氣幕的隔熱、隔冷、隔塵、隔蟲特性,不僅可以維護室內環境,而且還可以節約建筑能耗。
空氣幕可由空氣處理設備、風機、風管系統及空氣分布器組成。空氣幕按照空氣分布器的安裝位置可以分為上送式、側送式和下送式三種。
(七)建筑防火防排煙
1.自然排煙
2.機械排煙
3.加壓防煙
(八)通風(空調)主要設備和部件
1.通風機
常用通風機:
(1)一般用途通風機。
(2)排塵通風機。
(3)高溫通風機。
(4)防爆通風機。
(5)防腐通風機。
(6)防、排煙通風機。
(7)屋頂通風機。
(8)射流通風機。
2.風閥
風閥是空氣輸配管網的控制、調節機構,基本功能是截斷或開通空氣流通的管路,調節或分配管路流量。
(1)同時具有控制、調節兩種功能的風閥有:①蝶式調節閥;②菱形單葉調節閥;③插板閥;④平行式多葉調節閥;⑤對開式多葉調節閥;⑥菱形多葉調節閥;⑦復式多葉調節閥;⑧三通調節閥等。①~③種風閥主要用于小斷面風管;④~⑥種風閥主要用于大斷面風管;⑦、⑧兩種風閥用于管網分流或合流或旁通處的各支路風量調節。
(2)只具有控制功能的風閥有止回閥、防火閥、排煙閥等。止回閥控制氣流的流動方向,只允許氣流按規定方向流動,阻止氣流逆向流動。防火閥平常全開,火災時關閉并切斷氣流,防止火災通過風管蔓延。排煙閥平常關閉,排煙時全開,排除室內煙氣。
3.風口
風口的基本功能是將氣體吸入或排出管網,通風(空調)工程中使用最廣泛的是鋁合金風口,表面經氧化處理,具有良好的防腐、防水性能。
(1)常用類型。目前常用的風口有格柵風口、地板回風口、條縫型風口、百葉風口(包括固定百葉風口和活動百葉風口)和散流器。
(2)按具體功能可將風口分為新風口、排風口、送風口、回風口等。
避風風帽安裝在排風系統出口,它是利用風力造成的負壓,加強排風能力的一種裝置。
4.局部排風罩
排風罩主要作用是排除工藝過程或設備中的含塵氣體、余熱、余濕、毒氣、油煙等。
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局部排風罩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密閉罩。
(2)柜式排風罩(通風柜)結構與密閉罩相似,只是罩的一面全部敞開。大型的室式通風柜,操作人員可直接進入柜內工作。
(3)外部吸氣罩。
(4)接受式排風罩。
(5)吹吸式排風罩。吹吸式排風罩是利用射流能量密集、速度衰減慢,而吸氣氣流速度衰減快的特點,把兩者結合起來,使有害物得到有效控制的一種方法。它具有風量小、控制效果好、抗干擾能力強、不影響工藝操作等特點。
5.除塵器
除塵器的種類很多,一般根據主要除塵機理的不同可分為重力、慣性、離心、過濾、洗滌、靜電等六大類;根據氣體凈化程度的不同可分為粗凈化、中凈化、細凈化與超凈化等四類;根據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和阻力可分為有效、中效、粗效和高阻、中阻、低阻等幾類。
除塵器的技術性能指標主要包括除塵效率、壓力損失、處理氣體量與負荷適應性等幾個方面。
(1)慣性除塵器。
(2)旋風除塵器。
(3)濕式除塵器。主要是通過含塵氣流與液滴或液膜的接觸,在液體與粗大塵粒的相互碰撞、滯留,細微塵粒的擴散、相互凝聚等凈化機理的共同作用下,使塵粒從氣流中分離出來凈化氣流。該除塵器結構簡單,投資低,占地面積小,除塵效率高,能同時進行有害氣體的凈化;但不能干法回收物料,泥漿處理比較困難,有時要設置專門的廢水處理系統。
濕式除塵器有水浴、沖激式、臥式旋風水膜、立式旋風水膜、文氏管等很多種類。
(4)過濾式除塵器。過濾式除塵器是通過多孔過濾材料的作用從氣固兩相流中捕集粉塵,并使氣體得以凈化的設備。按照過濾材料和工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袋式除塵器、顆粒層除塵器、空氣過濾器三種類型。過濾式除塵器屬有效過濾設備,應用非常廣泛。
(5)小型除塵機組。
(6)靜電除塵器。靜電除塵器是利用靜電力將氣體中粉塵分離的一種除塵設備。除塵器由本體及直流高壓電源兩部分構成。本體中排列有數量眾多的、保持一定間距的金屬集塵極(又稱極板)與電暈極(又稱極線),用以產生電暈、捕集粉塵。電除塵器除塵效率高、耐溫性能好、壓力損失低,但一次投資高、鋼材消耗多、要求較高的制造安裝精度。
按電極清灰的方式不同可分為:干式電除塵器、濕式電除塵器和半干半濕電除塵器;按電除塵器內氣流運動方向可分為:立式電除塵器和臥式電除塵器;按集塵極的形式可分為:管式電除塵器和板式電除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