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電氣照明及設備安裝
關鍵知識點:電氣照明及設備安裝
一、電氣照明系統
(一)照明系統分類
照明按其用途可分為正常照明、值班照明、彩燈和裝飾照明、事故照明、障礙照明。
正常照明分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
(二)常用電光源及特性
常用的電光源有:熱致發光電光源(如白熾燈、鹵鎢燈等);氣體放電發光電光源(如熒光燈、汞燈、鈉燈、金屬鹵化物燈等);固體發光電光源(如LED和場致發光器件等)。
二、常用低壓電氣設備
(一)動力設備
1.電動機分類
2.電動機的型號及選擇。
(2)電動機的選擇。
電動機型式的選擇關系著安全運行和設備成本。根據環境條件確定電動機型式中的開啟式、防護式、封閉式、密閉式或防爆式。
功率的選擇:負載轉矩的大小是選擇電動機功率的主要依據,功率選得大固然安全,但功率因數低,會增加投資和運轉費用。電動機銘牌標出的額定功率PN是指電動機軸輸出的機械功率。為了提高設備自然功率因數,應盡量使電動機滿載運行,電動機的效率一般為80%以上。
(3)電動機的啟動方法。
1)直接啟動。直接啟動也稱全壓啟動,僅用一個控制設備即可。其特點為:
①啟動電流大,一般為額定電流的4~7倍。
②啟動方法簡單,但一般僅適用于小于lOkW的電動機。具體接線方法有星形連接和三角形連接。
2)減壓啟動。當電動機容量較大時,為了降低啟動電流,常采用減壓啟動。
①星一三角啟動法(Y—△)當電動機正常工作必須用三角形連接時,先用星形連接啟動。由于定子電壓降低了 倍,從而降低了啟動電流,啟動后立刻改為三角形連接運行。
②自耦減壓啟動控制柜(箱)減壓啟動。
③繞線轉子異步電動機啟動方法。
④軟啟動器。
⑤變頻啟動。
三、室內動力、照明系統
(一)安裝工程的基本內容
1.進戶裝置
室內電源若是從室外低壓架空線路接入戶內的,都要設置進戶裝置。進戶裝置包括橫擔(鋼制或木制)、瓷瓶、引下線和進戶線(從室外電桿引下至橫擔的電線叫引下線,從橫擔通過進戶管至配電箱的電線為進戶線)、進戶管(保護過墻進戶線的管子,多為瓷質)橫擔如需要安裝在支架上時,還應設置支架。
低壓引入線從支持絕緣子起至地面的距離不小于2.5m;對于建筑物本身低于2.5m的情況,應將引人線橫擔加高。引入線接頭應采用“倒人字”做法。多股導線禁止采用吊掛式接頭做法。在接保護中性線系統中,引人線的中性線在進戶線處應做好重復接地。其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0Ω.
2.配電箱
配電箱按用途可分為動力配電箱和照明配電箱;按制造方式可分為定型和非定型兩種。
3.線路
電能是通過電線輸送給用電器具的。從配電箱通向各種用電器具的電線稱為線路。電器線路安裝需要構成回路,所以每個用電器具的線路都是由“相線”和“中性線”構成閉合回路。
(二)電氣照明系統安裝基本要求
1.燈器具安裝基本要求
(1)螺口燈頭的接線要求:
(2)一般燈具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鋼管作吊管時,管內徑不應小于10mm;
2)吊鏈燈具用的燈線不應受拉力,燈線宜與吊鏈編插在一起;
3)軟線吊燈的兩端應做保險扣;
4)同一室內成排安裝的燈具,其中心偏離不應大于5mm;
5)固緊燈具的螺栓不少于2個,木臺直徑在75mm及以下時可用l個螺釘或螺栓固定;
6)變配電所內高、低壓柜(屏)及母線的正上方不得安裝燈具(不包括采用封閉母線、封閉式盤柜的變配電柜);
7)室外照明燈具安裝不應低于3m(在墻上安裝時可不低于2.5m)
8)路燈的相線應裝熔斷器,線路進入燈具處應做防水彎;
9)每個照明回路的燈和插座數不宜超過25個(不包括花燈回路),且應有15A及以下的熔絲保護。
(3)行燈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電壓不得超過36V;
(11)應急照明燈具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應急照明燈的電源除正常電源外,應另有一路電源供電,或由獨立于正常電源的柴油發電機組供電,或由蓄電池柜供電或選用自帶電源型應急燈具。
2.開關、插座、吊扇安裝技術要求
(1)開關安裝。
開關安裝位置便于操作,開關邊緣距門框邊緣距離0.15~0.2m,開關距地面高度1.3m;拉線開關距地面高度2~3m,層高小于3m時,拉線開關距頂板不小于100mm,拉線出口垂直向下。
(2)插座安裝。
當不采用安全型插座時,托兒所、幼兒園及小學等兒童活動場所安裝高度不小于1.8m。
(3)吊扇安裝。
2)吊扇扇葉距地高度不小于2.5m。
3.照明配電箱安裝
四、電機的安裝
(1)電機基礎、地腳螺栓孔、溝道、孔洞、預埋件及電纜管位置和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
(2)基礎驗收。一般基礎承重量不應小于電機重量3倍,基礎各邊應超出電機底座邊緣100~150mm.
(3)電機設備開箱檢查及安裝前檢查。
(4)電機抽芯檢查按國家標準規定要求進行。
(5)基礎處理(放線、鏟麻面)、配制墊鐵、地腳螺栓及電機底板。
(6)電機整體安裝。
(7)電機干燥。長期停置不用的電機,其絕緣電阻不能滿足下列要求時,必須進行干燥。
1)1kV以下電機使用1000V搖表,絕緣電阻值不應低于1MΩ/kV;
2)1kV及以上使用2500V搖表,定子繞組絕緣電阻不應低于1MΩ/kV,轉子繞組絕緣電阻不應低于0.5MΩ/kV,并做吸收比(R00/R15)試驗,吸收比不小于1.3。
干燥方法:
1)外部干燥法(熱風干燥法、電阻器加鹽干燥法、燈泡照射干燥法);
2)通電干燥法(磁鐵感應干燥法、直流電干燥法、外殼鐵損干燥法、交流電干燥法)
(8)電機控制和保護設備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電機控制及保護設備一般設置在電動機附近,以保證能監視到啟動、運行狀況。
2)每臺電動機均應安裝控制和保護設備,對遙控及多點控制的電動機,應在各控制點裝設“停”、“啟”信號,并在電機附近設置斷開電源裝置;備用電機除裝設可靠的電氣聯鎖或機械聯鎖外,應在操作回路或主回路中裝設斷開裝置。
3)電機、控制設備和所拖動的設備應逐臺編號。在啟動器的操作手柄上,應標明“啟動”、“運行”、“停止”、“正轉”、“反轉”等相應字樣。
4)裝設過流和短路保護裝置(或需裝設斷相和保護裝置)保護整定值一般為:采用熱元件時,按電動機額定電流1.1~1.25倍;采用熔絲(片)時,按電機額定電流1.5~2.5倍。
(9)電動機啟動接線(三相異步電動機啟動)
(10)電機試運行。電動機第一次啟動一般在空載情況下進行,空載運行時間為2h,并記錄電機空載電流。電機在試運行中應進行下列檢查:
1)電機的旋轉方向應符合要求,無雜聲;
2)換向器、滑環及電刷的工作情況正常;
3)檢查電機溫度,不應有過熱現象;
4)振動(雙振幅值)不應大于標準規定值;
5)滑動軸承溫升不應超過45℃,滾動軸承溫升不應超過60℃;
6)交流電機帶負荷連接啟動次數,如無產品規定時,可規定為:在冷態時可連續啟動2次,在熱態時可連續啟動1次。
(11)電機驗收應提交有關資料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