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熱工程指在生產過程中,為了保持正常生產的最佳溫度范圍和減少熱載體(如過熱蒸汽、飽和水蒸汽、熱水和煙氣等)和冷載體(如液氨、液氮、冷凍鹽水和低溫水等)在輸送、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熱量和冷量的散失浪費,提高熱、冷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產品成本,因而對設備和管道采取保溫和保冷措施。絕熱工程按用途可以分為保溫、加熱保溫和保冷三種。
一、絕熱的目的
二.絕熱結構
1. 絕熱結構的基本要求
絕熱結構是由絕熱層和保護層兩部分組成,對絕熱結構的要求如下:
保證熱損失不超過標準熱損失
絕熱結構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
要有良好的保護層
決熱結構不能使管道和設備受到腐蝕
絕熱結構要簡單,盡量減少材料消耗量
絕熱結構所需要的材料應就地取材、價格便宜
絕熱結構設計時,要考慮絕熱材料所產生的應力不能傳到管道或設備上
絕熱結構應當施工簡便在,維護檢修方便,
決定絕熱結構時要考慮管道或設備震動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采用氈襯或繩狀材料
絕熱結構外表面應整齊美觀
2.保護層
保護層的作用:
能延長絕熱結構的使用壽命。不論絕熱材料質量多好,強度多高,都有可能在內力或外力作用下遭到破壞,為了避免破壞和延長使用壽命,在絕熱層的外面做保護層是十分必要的;
防止雨水及潮濕空氣的侵蝕。敷設在室外的架空管道或敷設在高濕的室內管道,保溫層都會遭到雨淋或受潮。絕熱材料吸收水份之后,就會降低絕熱性能,為此必須做保護層來防護;
使用保護層可以使保溫外表面平整、美觀;
便于涂刷各種色漆。為了識別管道、設備內部介質的種類,往往在外表面涂刷各種色漆。做了保護層以后,便于涂刷各種色漆。
對于保冷的管道,其外表面必須設置防潮層,以防止大氣中水蒸汽凝結于保冷層外表面上,并滲入保冷層內部而產生凝結水或結冰現象,致使保冷材料的導熱系數增大,保冷結構開裂,并加劇金屬壁面的腐蝕。對于埋地管道的保溫結構,也應設防潮層。
三、絕熱施工
(一)絕熱層施工。在被絕熱設備、管道按規定做了水壓試驗或氣密性試驗,以及支架、支座和儀表接管等安裝工作均已完畢,表面除銹刷漆后,即可進行絕熱層的施工。絕熱層施工應注意:
1、用平板材料加工異型預制塊時,切割面應平整,長、寬誤差不大于±3mm,厚度無負公差;
2、用預制瓦塊做設備、管道絕熱層時,瓦塊應錯縫,內外層要蓋縫,使用專用粘接劑粘縫或填縫,每個預制瓦塊上應用兩道鐵絲或鋼帶固定;
3、用預制塊砌筑設備封頭,應將其加工成扇形,用鐵絲或鋼帶捆扎在浮動環上進行固定;
4、用預制管殼在垂直管道上保溫時應自下而上安裝;在水平管道上保溫時應上下覆蓋并錯縫,每塊應用兩道鐵絲或鋼帶固定;
5、用棉氈在管道上保溫時,環向接縫應接合緊密,水平管道縱向接口應留在管子上部,應用鍍鋅鐵絲或鋼帶扎緊,間距為200mm;
大管徑長距離水平管道應先在管道頂面加鋪20~30mm厚棉氈,寬度約為管道周長的1/3,然后再沿管周壁包扎棉氈;
6、超細玻璃棉氈應按最佳壓縮密度50~60kg/m3設計保溫厚度;巖棉氈密度在80~100kg/m3,其厚度壓縮比為80~90%;
7、在設備、管道經常拆卸部位的絕熱結構應做成450斜坡;閥門、人孔及法蘭螺栓連接處的絕熱施工,應在熱(冷)絕熱層合格及其他部位絕熱層施工完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