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造價工程師《案例分析》科目的出題重點:靜態投資估算的編制。本出題重點主要是讓考生了解靜態投資估算有哪些編制方法。
靜態投資估算的編制方法主要有:
1.單位生產能力估算法
依據調查的統計資料,利用相近規模的單位生產能力投資乘以建設規模,即得擬建項目投資。其計算公式為:
擬建項目投資額=(已建類似項目的投資額/已建類似項目的生產能力)*擬建項目的生產能力*綜合調整系數
綜合調整系數: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定額、單價、費用變更等的綜合調整系數。
這種方法主要用于新建項目或裝置的估算,十分簡便迅速。
2.生產能力指數法
這是一種根據已建類似項目的投資額和生產能力及擬建項目的生產能力估算擬建項目的投資額的方法,要求資料可靠,條件基本相同。2016年造價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精選考點其計算公式為
投資額=已建項目投資額*(擬建項目生產能力/已建項目生產能力)x*綜合調整系數
其中x為生產能力系數。若兩個項目的規模比值在0.5~2時,可取n等于1。題目中一般給定此系數。生產能力指數法與單位生產能力估算法相比精確度略高。
這種估價方法不需要詳細的工程設計資料,只知道工藝流程及規模就可以;其次對于總承包工程而言,可作為估價的旁證,在總承包工程報價時,承包商大都采用這種方法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