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偏差的原因和類型
一般來講,引起投資偏差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即客觀原因、業主原因、設計原因和施工原因。客觀原因—人工費漲價, 材料漲價, 自然因素, 地基因素, 交通原因, 社會原因, 法規變化, 其他原因.
業主原因 —投資規劃不當,組織不落實,建設手續不健全,未及時付款,協調不佳,其他原因。
設計原因—設計錯誤或缺陷,設計標準變更圖紙提供不及時,結構變更,其他原因。
施工原因—施工組織設計不合理,質量事故,進度安排不當,其他原因。
(四)投資偏差的糾正措施
l.明確糾偏的主要對象
(1)根據偏差類型明確糾偏主要對象。
(2)根據偏差原因明確糾偏主要對象。
(3)根據偏差原因的發生頻率和影響程度明確糾偏主要對象。
2.采取有效的糾偏措施
(1)組織措施。指從投資控制的組織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
(2)經濟措施。經濟措施最易為人們接受。
(3)技術措施。運用技術措施糾偏時,要對不同的技術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后加以選擇。
(4)合同措施。在糾偏方面主要指索賠管理。
在計算投資及進度偏差時,一個要注意的地方是正確理解“已完工程計劃投資”與‘擬完工程計劃投資”這兩個概念的相同點與區別。兩個概念的相同點表現在:“擬完工程計劃投資”是指根據進度安排在某一確定時間內所應完成的工程內容的計劃投資,強調的是根據事先所制定的進度計劃來確定;而“已完工程計劃投資”所根據的是實際進度,也即已完工程實際時間,強調的是根據實際的進度情況來確定。
案例考試注重于實際操作能力,許多同志理論上沒問題,但一看到題就無從下手。
為此安排出5—6講的案例講析。
從審題,分析計算,公式應用,概念理解應用,解答中應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從實戰角度出發,一一講解,5—6講后再進行理論總結分析,使大家提高應試能力。在本階段不再有例題分析,在線作業就是大家獨立將本講例題或類似案例再做一遍。
本階段錄音很重要,希望大家認真聽講。
案例一:(25分)
某企業擬投資興建一建設項目。
預計該項目壽命周期為12年,其中:建設期2年,生產期10年。全部投資的現金流量
基礎數據見表1.1(表中數據均按發生在期末計)。
標準報考投資回收期為9年,折現率按當地銀行貸款利率(年利率12%,每年兩次計息)計算。
問題:
1.請根據已知基礎數據,將表1.1中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凈現金流量、累計凈現金流量各欄數據填寫完整。
2.計算折現率、折現系數(只計算前3年,其余各年已給出),折現現金流量和累計折現現金流量。
3.計算靜態、報考投資回收期。
4.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對該項目的可行性作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