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照我國《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規定,建設工程竣工質量驗收,按照企業自評,設計認可,監理核定,業主驗收,政府監督的程序進行。
《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一方面把建設工程竣工質量評定的權利還給了施工企業,同時,賦予業主竣工質量驗收權。與此配套實施的,還有竣工備案制度。這對于施工現場監理人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是因為:尚待規范的建筑市場僧多粥少,競爭無方圓少規矩,譬如有的合約寫明:“工程竣工質量評為優良等級,工程總造價下浮3%;工程竣工質量評為合格等級,工程總造價下浮6%”。施工企業受經濟利益驅動,盡量要把施工質量評為優良等級;同樣改制后私有化的項目業主站在自身角度考慮,盡量要把施工質量驗收為合格等級。這對于監理單位確實是個二難的大題目,這題目要求監理單位做好操作過程中多方面的日常監理工作,以便于正確作答,同時對監理人員的素質有更高的要求。
監理人員應該是素質比較高的一個人群,因為不管是他們自己,還是他們的工作,他們所監理的產品(服務),都有一個必須被人接受的過程。有個資深監理人員就說過:“從事監理首先是監理自己”,這句話也很有道理。業務工作本身的需要要求監理人員要具備較高的素質。監理人員的素質也要“稍高一籌”。
而素質本身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一般而言很難詳細地進行歸納和總結,而且良好的業務素質又絕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筆者認為,做為一個監理人員,可以從思想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和身心素質等方面發展完善自己。
一、思想素質
由于某些原因,我們很容易把思想素質和遠大理想抱負以及一些大道理扯在一起,這對監理人員來講,沒有多大實質的意義。一般認為,具備以下一些方面的素質是非常有助于監理業務工作的開展的,容易得到業主的認可和承包人的尊重。
1、受人尊敬的高尚人品,影響他人的魅力和感召力;
2、誠實守信;
3、對企業的感情和忠誠;
4、對企業和業主的責任感;
5、對事業的熱愛,工作毅力,以及敬業和付出精神;
6、對社會道德、職業操守、行業規矩、業主利益的尊重和協同。
一些業主還談到:“監理人員對他自己的企業、自己的服務負責,也就是對業主負責”,也明確地表示,對一些監理人員“看不慣”,再也不會把業務交給這樣的監理單位(人員),而這些“看不慣”多半就是因為監理人員的“品行和人格”因素,以及監理人員背后所代表的企業的不良做派。而他們所喜歡的,乃至最后成為“朋友”、“盟友”的監理單位(人員)都是具備以上素質。
二、知識素質
監理人員應該具備比較廣泛的知識。從層次上講:
1、必須懂與基本建設有關的基本法律、法規;
2、必須掌握與監理項目相關的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藝知識;
3、必須了解施工操作面質量要求和技術參數;
4、必須了解企業相關知識,包括企業歷史、監理技術特點等等;
5、盡可能多地了解科技、歷史、地理、社會、文法、風俗、禮儀、修養、體育等方面的知識。
其中,有些知識,是業務工作必須的,有些知識,對業務工作非常有幫助。
如果不了解施工程序和工藝知識,如何取信于業主?你說你監理的好,結果連混凝土泵車泵管的潤滑砂漿都當成混凝土打在構件的重要部位,業主顯然不相信你。筆者就親眼見到一位監理人員,連一組砂漿試塊有幾個組成都不懂,不知道怎么擺弄砂漿試模。業主問“砂漿試塊應該做幾個?”,他回答“3 只”,恐怕業主暫時被他蒙住了。更有甚者,監理“密麗舒防水涂料”的監理人員,一直解釋不清楚為什么產品在使用時還要加50%的水。須知,在項目上,監理人員是業主的“專家”和有力的支持者,如果不熟悉施工程序和工藝知識,很難得到業主的認可。
監理人員一定要不斷“充電”,筆者跟監理人員閑聊:“就是看電視,也要多看科普和建設類新聞,社會人文方面的東西,因為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跟業主找到共同語言。”這樣說的意思,是講監理人員要依靠日積月累,加強知識修養,“工作型”迎合業主愛好,制造機會與業主找到共同語言,為合理核定工程質量等級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