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過程做到采購信息公開、供應商準入條件平等,供應商參與積極性高,對政府采購的做法給予好評。但在實踐中也發現一些可疑的圍標、串標現象,如不同投標公司的聯系電話同號;投標書為幾種疑似雷同的模式;報價形成幾個集團;第一中標人棄標,由第二中標候選人成交而抬高中標價;一家投標商為多家投標商代退保證金等。
圍標、串標主要是利用了現行工程招標制度中一些漏洞和監管上的缺失,背后黑手雇用多家公司出面當槍手圍標、串標,投標費用由黑手支付,一旦中標,出面的公司又可按項目資金收取管理費,有利可圖當然樂行其道。圍標、串標使招標失去了公正性和競爭性,為抬高造價造成財政資金流失及產生腐敗提供了條件。對此,我們在工程項目招標中積極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圍標、串標現象發生。
一是堅持采購信息和供應商準入條件公開,資格審查一視同仁。針對供應商參與數量多,制作一套投標文件成本費用大等實情,為減少社會資源浪費和降低招標中不必要的成本費用,在資格審查合格的供應商中公開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供應商,減少人為因素,為公平公正和形成競爭創造條件。
二是在退保證金和結算工程款時一律對投標公司賬戶轉賬,不給圍標、串標有可乘之機。
三是將項目經理(工程造價師)情況納入評標打分、中標公司不得更換項目經理等內容列為合同條款內容,采購中心在合同履約中及項目驗收中進行現場督促檢查,將圍標、串標幕后黑手隔絕在政府采購市場之外。
四是嚴格控制項目變更和資金追加,杜絕采購人以采購規模小為借口,規避政府采購。同時防止供應商與采購人暗箱操作,避免他們利用低成本價成交,再通過變更和追加獲取高額利潤,從而堵住工程采購中的漏洞。
五是對圍標、串標的供應商嚴肅查處,清除出政府采購市場,警示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