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建設工程項目,業主與承包商簽訂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該工程估算工程量為5300m3,合同工期為6個月。合同中規定按照《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建標(2003)206號文件)中綜合單價法計價程序計價和結算。其他費用參數取值如下:零星工程費占直接工程費的5%,措施費為直接工程費的5%,間接費為直接費的10%,利潤按直接費和間接費的8%取費,稅金按規定計算,稅率為3.41%。其中直接工程費為133元/m3。合同中有關付款條款如下所示:
(1)開工前業主應向承包商支付估算合同總價20%的工程預付款;
(2)業主從第一個月起,從承包商的工程款中按5%的比例扣除保修金;
(3)當累計實際完成工程量超過估算工程量的10%以上時,可對超過10%以上部分的工程量的綜合單價中的間接費和利潤進行調價,調價系數分別為0.9和0.8;
(4)每月簽發付款最低金額為15萬元;
(5)工程預付款從承包商獲得工程款超過估算合同價的30%以后的下一個月起,至第5個月均勻扣除。
承包商每月實際完成并經工程師簽證的工程量見表5—1。
表5—1監理工程師簽證的工程量表

問題
1.填寫綜合單價計價程序表5-2,估算工程量綜合單價。
(最后綜合單價取整)
表5—2綜合單價計價程序表單位:萬元

2.估算合同總價是多少?工程預付款為多少?
3.工程預付款從哪個月起扣留?每月應扣工程預付款為多少?
4.按照合同調價條款,重新填寫調價后的綜合單價計價程序表5-2。
5.每月工程量價款為多少?應簽證的工程款為多少?應簽發的付款憑證金額為多少?
2、 某市為改善越江交通狀況,提出以下兩個方案。
方案1:在原橋基礎上加固、擴建。該方案預計投資40000萬元,建成后可通行20年。這期間每年需維護費1000萬元。每10年需進行一次大修,每次大修費用為3000萬元,運營20年后報廢時沒有殘值。
方案2:拆除原橋,在原址建一座新橋。該方案預計投資120000萬元,建成后可通行60年。這期間每年需維護費1500萬元。每20年需進行一次大修,每次大修費用為5000萬元,運營60年后報廢時可回收殘值5000萬元。不考慮兩方案建設期的差異,基準收益率為6%。主管部門聘請專家對該橋應具備的功能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應從F1、F2、F3、F4、F5共
五個方面對功能進行評價。表2—1是專家采用0—4評分方法對5個功能進行評分的部分結果,表2—2是專家對兩個方案的5個功能的評分結果。


問題
1.在表2-1中計算各功能的權重(權重計算結果保留三位小數)。
2.列式計算兩方案的年費用(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3.若采用價值工程方法對兩方案進行評價,分別列式計算兩方案的成本指數(以年費用為基礎)、功能指數和價值指數,并根據計算結果確定最終應入選的方案(計算結果保留三位小數)。
4.該橋梁未來將通過收取車輛通行費的方式收回投資和維持運營,若預計該橋梁的機動車年通行量不會少于1500萬輛,分別列式計算兩個方案每輛機動車的平均最低收費額(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注:計算所需系數參見表2—3)

3、 某工程項目通過公開招標確定M公司為中標人,項目招標文件工程量清單中已確定此項目A分項工程工程量為10000m3。B工程工程量為12000m3。招標文件規定單項分項工程量實際工程量超過計劃工程量10%以上時,超出部分計價單價調整系數為0.9;施工工期自2010年3月1日開始施工,工期5個月。合同雙方2009年12月20日簽訂合同,合同條款中有以下約定:11工程款每月結算一次。實際工程款應按工程造價指數法調整,2009年12月由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發布工程造價指數為102點,該機構估計至2010年6月份,工程造價指數不會發生變化,2010年7月指數為110點。
2.由于A、B工程為同一施工現場,同一時間施工,措施費合并計算,其中二次搬運費為10萬元,腳手架費為30萬元,以直接工程費為計算基數的環境保護、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三項費用率和為5‰,措施費在開工前支付50%,其余部分在施工期各月平均支付(提前支取措施費對應的保修金于開工第1個月工程款中扣除)。
3.材料預付款為分項工程清單計價費用的20%,主材費用占分項工程工程款的比例為50%,預付款累計工程款超過起扣點金額當月開始扣還,竣工前扣清。
4.其他項目清單計價中招標人部分為5萬元,投標人部分為3萬元,其他項目費在施工最后一個月支。規費綜合費率為4%,稅金為3.41%。
5.業主自第1個月起從工程款中按5%比例扣留質量保證金。
6.華昌公司制定的施工計劃工程量與進度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有關數據見表5—1。

施工過程中發生以下事件:
(1)3月份A項目施工中,現場地質情況與由招標文件提供的資料不符,工程延誤損失費用2萬元。
(2)4月份由于外部電網故障造成全場停電,影響施工費用損失1萬元;A工程由于設計更增加工程量450m3。
(3)5月份由于沙塵暴和罕見大風影響,現場材料(乙方供料)損失5萬元;施工人員受傷治療費用2萬元;施工機械損壞修復費用1萬元;施工現場清理費、被破壞工程部分修復費用6萬元。合計14萬元。
(4)6月份8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工藝不當造成費用損失2萬元;甲方為乙方墊付材料費10萬元。
(5)7月份,收尾施工中,根據甲方需求B工程增加輔助工程量1000m3。
問題
1.確定措施費數額和各月份支付數額。
2.確定預付款起扣點。
4、 某實施監理的工程,合同工期15個月,總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施工進度計劃如圖2—1所示。

工程實施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第5個月初到第8個月末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建設單位提出工程變更,使施工進度受到較大影響。截至第8個月末,未完工作尚需作業時間見表2-1。施工單位按索賠程序向項目監理機構提出了工程延期的要求。
事件2:建設單位要求本工程仍按原合同工期完成,施工單位需要調整施工進度計劃,加快后續工程進度。經分析得到的各工作有關數據見表2-1。
表2-1相關數據

問題
1.該工程施工進度計劃中關鍵工作和非關鍵工作分別有哪些?工作C和工作F的總時差和自由時差分別為多少?
2.事件1中,逐項分析第8個月末工作C、工作E、工作F的拖后時間及對工期和后續工作的影響程度,并說明理由。
3.針對事件1,項目監理機構應批準的工程延期時問為多少?說明理由。
4.針對事件2,施工單位加快施工進度而采取的最佳調整方案是什么?相應增加的費用為多少?
5、 在施工公開招標中,有A、B、C、D、E、F、G、H等施工單位報名投標,經資格預審均符合要求,但建設單位以A施工單位是外地企業為由不同意其參加投標。評標委員會由5人組成,包括當地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的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主任1人,建設單位代表1人,政府提供的專家庫中抽取的技術、經濟專家3人。評標時發現,B施工單位投標報價明顯低于其他投標單位報價且未能合理說明理由;D施工單位投標報價大寫金額小于小寫金額;F施工單位投標文件提供的檢驗標準和方法不符合招標文件的要求;H施工單位投標文件中某分項工程的報價有個別漏項;其他施工單位的投標文件均符合招標文件要求。建設單位最終確定G施工單位中標,并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1999--0201)與該施工單位簽訂了施工合同。工程按期進入安裝調試階段后,由于雷電引發了一場火災。火災結束后48小時內,G施工單位向項目監理機構通報了火災損失情況:工程本身損失150萬元;總價值100萬元的待安裝設備徹底報廢;G施工單位人員燒傷所需醫療費及補償費預計15萬元;租賃的施工設備損壞賠償10萬元;其他單位臨時停放在現場的一輛價值25萬元的汽車被燒毀。另外,大火撲滅后G施工單位停工5天,造成其他施工機械閑置損失2萬元以及必要的管理保衛人員費用支出1萬元,并預計工程所需清理、修復費用200萬元。損失情況經項目監理機構審核屬實。
問題
1.在施工招標資格預審中,建設單位認為A施工單位沒有資格參加投標是否正確?說明理由。
2.指出施工招標評標委員會人員組成的不妥之處。說明理由,并寫出正確做法。
3.判別B、D、F、H4家施工單位的投標是否為有效標。說明理由。
4.安裝調試階段發生的這場火災是否屬于不可抗力?指出建設單位和G施工單位應各
自承擔哪些損失或費用(不考慮保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