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真題都是考試的縮影,通過演練真題,不僅能熟悉出題套路、把控考試難度,還能發現知識短板,助力復習事半功倍。
2024中級社工綜合能力真題及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社會工作價值觀與專業理論,共考核6道單選,2道多選,總計10分,主要考核知識點有“社會工作價值觀實踐原則;倫理議題與倫理難題的含義;倫理議題的主要內容”。
1、 社會工作者老張一直為社區幫教人員林先生提供服務,老張出差期間,林先生突然到居委會反映自己收到法院傳票,老張的同事小李接待了林先生,小李與老張電話溝通的相關情況并征得林先生同意后,為林先生提供服務,上述小李的做法。體現的社會工作專業倫理責任是()
A.專業能力的表現
B.保障專業完整性
C.維持服務的品質
D.團隊內相互協作
A屬于社會工作者作為專業人員的倫理責任,題干中并未體現;
B屬于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倫理責任,題干中并未體現;
C屬于社會工作者作為專業人員的倫理責任,題干中并未體現;
D題干中:老張的同事小李接待了林先生,小李與老張電話溝通的相關情況并征得林先生同意后,為林先生提供服務,體現的是團隊互助。
故答案為D。
2、社會工作者小張因需休產假而暫離工作崗位,為此,小張專門向服務對象王女士說明情況,并詢問她是否愿意由自己的同事繼續為其提供個案服務上述小張的做法主要體現了()
A.社會工作者對同事的倫理責任
B.社會工作者對服務機構的倫理責任
C.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的倫理責任
D.社會工作者對專業的倫理責任
題干中“詢問她是否愿意由自己同事繼續為其提供個案服務”體現了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的倫理責任中的尊重服務對象自決。
故答案為C。
3、最近,隨遷老人王爺爺被確診為癌癥晚期,醫生將其轉介給醫務社會工作者小揚,看著自己病情一天天惡化王爺爺向小楊提出想要回到老家休養,王爺爺的兒子卻堅持要讓父親留下來接受治療,并讓小楊幫助勸說王爺爺聽從自己的建議,此時小楊的社會工作專業倫理是()
A.注重雙重關系
B.專業能力
C.知情同意
D.服務對象自決
知情同意。在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一個重要的倫理責任就是知情同意,它也是助人過程的一個核心原則。在助人過程中,知情同意要求社會工作者充分告知服務對象影響其權益的各種情形尤其是存在潛在傷害的情形,在實施干預計劃的每一個階段充分征得服務對象的同意。在一般的社會工作資料收集、信息評估和早期服務過程中,由于涉及服務對象的基本權益(比如臨床社會工作實務領域),社會工作者尤其要注重知情同意的倫理守則。
專業能力。作為一種助人的職業,社會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對幫助服務對象解決問題和保障服務對象的基本權益至關重要。對社會工作來說,專業能力就是指社會工作者在實務過程中的評估、干預和總結評價各個階段都具備理解問題、人際溝通、組織協調、解決問題、寫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相關知識。
服務對象自決。社會工作實踐中強調社會工作者盡力鼓勵服務對象自我決定目的是發揮服務對象的潛能,使服務對象在自助中成長和變化。
本題考察的是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與倫理部分的常見倫理議題,本題中王爺爺的自主意見是回家休養,而家屬的意見則是繼續留院治療,與王爺爺的意見相左。此時,社會工作者小楊面臨的是是否按照王爺爺的自主意見繼續提供服務,因此選擇D。
4、服務對象小劉大學畢業后,為了找到一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不斷參加求職面試,但一直沒有成功,為此她感到心灰意冷,開始自暴自棄,此時社會工作者最適宜采取的干預措施是()
A.建議政府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
B.幫助小劉宣泄負面情緒建立自信心
C.協助小劉準確定位自己的發展目標
D.推動各類企業多渠道發布招聘信息
故答案為B。
5、某養老機構的社會工作者小馮計劃組織院內老人開展重陽節活動,在征求活動方意見時,自理區的老人提出想去大禮堂開聯歡會,失能區的老人則希望在居室參加活動,根據不同老人的需要,小馮設計了活動方案,上述小馮的做法體現了倫理處理的()
A.保護生命原則
B.最小傷害原則
C.差別平等原則
D.真誠坦率原則
保護生命原則,在社會工作實踐中,保護生命原則高于其他所有倫理原則,社會工作者不僅有義務保護受助者的生命,也有義務保護其他所有人的生命。
最小傷害原則,社會工作者在作倫理決定和提供服務中,要盡力保護服務對象的利益不受到侵害,要最大可能地預防和減少倫理決定和服務對服務對象的身體、心理和精神上的可能傷害,盡可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本題考察的是解決倫理議題的原則,首先排除錯誤項D,保護生命與最小傷害題干均無體現,而社會工作者根據自理區老人以及失能老人的不同訴求來制定方案,體現的是差別平等原則。
因此選擇C。
6、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小鄭認為兒童應該是充滿陽光、活潑健康的、然而小鄭在兒童福利院實習時,發現這里的兒童大多有肢體或智力缺陷。不知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孩子,感到服務難度很大。如果小鄭繼續實習,他需要內化的專業價值觀有( )
A.相信服務對象的潛能
B.尊重服務對象的特點
C.保護服務對象的隱私
D.尊重服務對象的決定
E.考慮服務對象的個體差異
相信人能改變。社會工作是一個以信念為引導的專業,社會工作者堅信人有
能動性,具備改變的潛力。作為一個促進變遷的專業服務過程,社會工作不斷通過關懷、治療和改變來促進人的變化和發展,這些實踐的核心是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的信任:相信服務對象可以改變,相信服務對象有能力去面對并解決自己的問題。
7、為促進殘障青年平等參與社會,居委會聯合物業公司根據殘障青年的身體特點,將一些保潔工作交由他們承擔。在工作過程中,部分保潔人員聚在一起討論“這些人應該待在家里,在這兒其實也干不了啥”針對這種情況,社會工作者宜采取的做法是()
A.以維系和諧關系為前提,為殘障員工提供職業技能培訓
B.以保障殘障人士權益為前提,倡導接納和包容殘障員
C.以遵循專業原則為前提,為殘障員工提供心理疏導
D.以促進社會公正為前提,推進社區無障礙環境改造
8、35歲的張女士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因長期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向社會工作者小周求助,小周選擇在安全的環境中與張女士進行面談,選擇合適的溝通技巧,鼓勵她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經歷。小周還非常注重保護張女士的權益,向其詳細解釋了家庭暴力的性質和危害,以及它可以享有的合法權益。在征得張女士的同意后,小周開始協助她制定安全計劃,包括如何避免暴力升級,如何保護自身和孩子的生命安全,同時還積極與法律援助機構聯系為張女士提供服務,針對以上情形,小周在開展服務時遵循的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的實踐原則有()
A.個別化
B.保密
C.非評判
D.尊重
E.當事人自決
保密。社會工作者應當保護服務對象的隱私。未經服務對象同意或允許,社會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務對象個人身份資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務對象權益的隱私信息。
當事人自決。在社會工作實踐中,社會工作者要與服務對象保持良好的溝通社會工作者有義務向服務對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務對象有權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選擇服務的內容、方式,并在事關服務對象利益的決策中起主導作用。
非批判。在社會工作實踐過程中,“非評判”原則具體體現為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的性格、性取向、生活方式宗教、政治傾向等不作傾向性的批評和判斷,尊重服務對象在觀念和生活方式上的選擇。
尊重。對社會工作專業來說,尊重不僅是一種思想上的認知,還是一種道德上的實踐。在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不應將自身的價值觀強加于服務對象,更不應指責和批判服務對象的言行和價值觀,也不能向服務對象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本題可以考慮排除法,題干中并沒有充分展示個別化與保密原則。
故答案為CDE。
備考刷題:233網校APP提供社工章節習題、歷年真題、模擬試題、每日一練、模考大賽、答題闖關等刷題功能,大家可通過刷題,加深鞏固,掌握要點,查漏補缺,穩步提升!【進入下載APP刷題】
社會工作師考試考前搶分資料 :
考前搶分資料專門為社工臨考打造的,助力大家在最后沖刺階段查漏補缺、高效提分!有各科四色筆記、各科默寫本、各科近4年真題、考前15頁紙、考前5頁紙等。
好課推薦:社會工作師優勝班是233網校的經典班型,主要包含三個階段,八大課程模塊,如新手指南課、教材精講班、教材直播班、習題班、高頻考點班、真題解析班、案例技巧班、直播密訓班。點這里了解233網校社會工作師優勝班課程內容>>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