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添加學霸君,拉你入備考群↓↓↓
61、在社會策劃模式中,社會工作者主要扮演技術專家的角色。下列社會工作者的服務中,體現出“技術專家”角色的有()
A.收集社區相關資料,進行社區分析和診斷
B.與相關團體保持良好的關系,確保方案順利開展
C.制定方案評估的目標、指標及測量的方法
D.方案實施過程中,將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合作方
E.監管方案的執行進度,根據實際的情況做出調整
62、社會工作者老錢負責社區志愿者管理工作,他發現社區居民參與志愿服務的動機不同,對服務的投入存在差異,除了一起服務,社區志愿者彼此之間并不熟悉,互動較少、志愿者隊伍較為松散、缺乏團隊凝聚力,志愿服務內容較為單一,志愿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老錢決定根據阿爾德弗爾的ERG理論為社區志愿者提供服務,滿足他們多元化的需要,下列老錢開展的服務中能夠體現滿足志愿者團隊成長需要的有( )
A.設立“志愿者加油站”提供熱水、藥品、急救包等必需物資
B.依托“志愿者加油站”打造志愿者交流互動共享的公共空間
C.鏈接社會資源為社區志愿者提供“反哺-激勵”公益服務
D.鼓勵骨干志愿者每月開展“技益共享”志愿者沙龍活動
E.定期舉辦“如何帶好志愿者隊伍”系列能力提升工作坊
ERG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3類,即生存的需要、關系的需要和成長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這類需要關系到人的機體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組織為使其得到這些要素而提供的手段。
關系的需要。這是指發展人際關系的需要。這種需要通過工作中或工作以外與其他人的接觸和交往得到滿足。
成長的需要。這是個人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這種需要通過發展個人的潛力和才能,使個人得到滿足。
A選項滿足的是生存需求,B選項滿足的是關系需求,C選項提到的這個項目反哺的是物質或者享受相關的服務,不是促進成長和發展。
故答案為DE。
63、社會工作者老吳發現社區中的大部分老年人因不能熟練使用智能手機,生活面臨諸多不便,為此,老吳開展了一個教育小組,在小組過程中,組員表現各異下列組員的表現中體現出抗拒與防衛心理的有( )
A.組員老許批判老趙的觀點,要求其他組員支持自己的觀點
B.組員老孟意識到信息化發展的趨勢并對自己和小組充滿信心
C.組員老錢表達出自己想要學習手機支付方法但又擔心賬戶安全
D.組員老李在老年人面臨“數字鴻溝”分享環節時,始終保持沉默,不愿參與
E.組員老劉分享智能手機使用心得時,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年輕時奮斗經歷
ABC均沒有體現抗拒與防衛心理。
故答案為DE。
64、 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小鄭認為兒童應該是充滿陽光、活潑健康的、然而小鄭在兒童福利院實習時,發現這里的兒童大多有肢體或智力缺陷。不知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孩子,感到服務難度很大。如果小鄭繼續實習,他需要內化的專業價值觀有( )
A.相信服務對象的潛能
B.尊重服務對象的特點
C.保護服務對象的隱私
D.尊重服務對象的決定
E.考慮服務對象的個體差異
相信人能改變。社會工作是一個以信念為引導的專業,社會工作者堅信人有
能動性,具備改變的潛力。作為一個促進變遷的專業服務過程,社會工作不斷通過關懷、治療和改變來促進人的變化和發展,這些實踐的核心是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的信任:相信服務對象可以改變,相信服務對象有能力去面對并解決自己的問題。
65、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計劃在社區開展系列服務,為讓居委會和社區居民認識了解和熟悉機構職能任務以及社會工作者的職責和角色,建立相互信任關系,順利融入社區開展服務,社會工作者適宜采取的做法有( )
A.組建探訪獨居老人的志愿者服務隊
B.主持社區議事協商會議并提出建議
C.幫助社區籌辦“鄰里節”主題活動
D.介入社區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理調解
E.登門拜訪社區的居民骨干和志愿者
1.積極參與社區重要活動;
2. 主辦社區活動;
3.積極介入社區事務;
4.經常出現在社區居民之中;
5.報道社區活動
66、35歲的小陳因意外致殘而被公司辭退,家庭收入銳減,他無法接受殘障的事實,不配合康復治療,還經常向妻子發脾氣。夫妻關系緊張,孩子因家庭氣氛轉變而變得安靜聽話。小陳對未來生活感到迷茫,向社會工作者老張求助。下列老張的做法中,體現社會工作者具備“促進和使能”能力有()
A.為小陳提供殘障人士康復服務的信息
B.為小陳提供情緒疏導與壓力管理指導
C.向小陳介紹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與方法
D.分析致殘和失去工作給小陳帶來的影響
E.協助小陳向原工作單位爭取合法權益
故答案為AE。
67、服務對象老陳年輕時因交通肇事被判入獄,丟了工作,妻離家出走。現在老陳和兒子靠打零工和低保金維持生活,父子關系緊張。某次面談中,社會工作者用引導性技巧與老陳一起探討過往的經歷,下列社會工作者的回應中體現引導性技巧的有( )
A.“您剛才說的意思是,妻子離開了,對您打擊很大,是嗎?
B.“關于以前的工作和婚姻遭遇,您這次最想談的話題是什么呢?”
C.“依您目前的情況,建議您參與我們社區舉辦的親子工作坊
D.“您好幾次提到要改善與兒子的關系,但好像都沒有實際行動!”
E.“您剛才講入獄對您的影響,是包括工作、家庭這兩個方面嗎?”
B正確,屬于對焦;
E正確,屬于摘要。
CD錯誤,屬于影響性技巧。
故答案為ABE。
68、為協助留守婦女掌握一技之長,增加家庭收入,社會工作者小潘開了的手工技能培訓小組,組員們在參與小組之余,還苦練學到的技術,制作出不少手工作品,小潘計劃對小組進行評估。下列內容中,能夠評估小組效果的有( )
A.小組作業和組員制作的手工作品
B.小組結束后與組員的跟進訪談記錄
C.小潘的小組觀察記錄
D.小組中收集到的組員感受卡
E.小組過程記錄
小組按計劃完成自己的任務后,社會工作者需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一方面了解小組是否完成了自己預定的目標和任務;另一方面為以后主持類似的小組積累經驗。因此,在小組的結束階段,社會工作者會設計一些問卷或量表讓組員根據自己的改變狀況,來評估小組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小組結束后的跟進訪談、組員的自我評估報告、小組目標實現表、小組滿意度量表、小組感受卡、小組領導技巧記錄表等。
故答案為BD。
69、服務對象小天父母離異,與母親、姐姐同住,全家靠低保金生活,母親腦梗后,一側肢體癱瘓,姐姐職高在讀,小天行為散漫,學習成績較差,在學校不服老師管教、經常與同學發生爭執,甚至打架,小天在家不愛說話,常常發脾氣,母親不知道如何與他溝通,根據個案管理中社會工作者的角色,社會工作者適宜的介入策略有( )
A.為小天聯系大學生志愿者,開展學業輔導
B.幫助母親學習如何與小天進行溝通的技巧
C.為小天和姐姐向基金會申請相關慈善救助
D.對小天進行心理治療、提供情緒管理服務
E.運用行為學習的技巧,協助小天改變行為
教育者
強調社會工作者在個案管理中,要了解服務對象并教導服務對象掌握相關知識和技巧,以便能夠發展與維持自身擁有的資源網絡系統。社會工作者通過與服務對象建立信賴關系,一方面幫助服務對象重新了解和認識自我,思考個人功能發揮不佳的原因:另一方面協助服務對象去建立健康的行為方式。
協調者
社會工作者在個案管理中通過評估服務對象的問題,判斷其需要得到的服務性質內容、傳送方式。社會工作者據此先擬訂一個服務計劃,然后幫助服務對象接觸那些可能提供服務的專業人員。如果有必要,社會工作者也會促進這些服務提供者之間的相互溝通,以減少服務的重疊、沖突,提高服務資源網絡的效率。
倡導者
個案管理中的服務對象一般具有多種問題和復雜需求,因此社會工作者作為倡導者有三方面任務:一是為服務對象爭取資源,或者爭取資源的合理分配;二是要努力幫助提供服務的系統(包括心理輔導師、學校老師、護理人員、家庭服務員、就業輔導師持續介入服務過程,不會因為服務對象問題復雜,或服務對象缺乏改善動機和能力而放棄;三是調整社會對服務對象過高的要求,使服務對象不會因為無法應付社會對自己的要求,而失去改變自己的信心,或放棄改變行動。
DE錯誤,屬于治療者。
故答案為ABC。
70、良好的實驗研究設計,有助于研究者對影響因果關系的因素進行有效控制,關于實驗設計的說法正確的有( )
A.簡單時間序列的設計,不要求有控制組
B.標準實驗設計都應有前測和后測
C.非對等控制組設計可以只有后測
D.標準實驗設計都擁有實驗組和控制組
E.所有實驗設計都應有自變量和因變量
B錯誤,D正確,標準實驗設計有前后測控制組設計(傳統實驗設計)、單后測控制組設計、索羅門四組設計等形式。
C正確,由于實驗設計的要求比較高,社會工作研究有時也使用準實驗設計。準實驗設計并不完全嚴格設計實驗組和對照組,但同樣進行一定的前測或后測。因此,相對于標準實驗設計而言,其規范程度稍低。非對等控制組設計和簡單時間序列設計是其兩種類型。
E正確,實驗設計包含自變量和因變量、實驗組和對照組( 或控制組)、前測和后測3對要素。
故答案為A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