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居民。于是,社區居民不得已開始自發在車上留下聯絡電話,并逐漸養成了按標準車距規范停車等行為。這體現了社區對居民行為的影響是( ?。?。
A.社區居民之間的停車行為具有共同特征
B.社區自身存在錯綜復雜的社會交往關系
C.社區自身的社會規范約束居民的停車行為
D.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影響了停車行為
12.林先生,42歲,某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即便平日工作再忙,他也會抽出時間照顧家庭,經常陪伴孩子騎車、踢球,輔導孩子功課,與妻子一起做家務,家庭關系融洽。林先生的上述情況,符合中年階段社會性發展特征的是( ?。?。
A.責任意識增強
B.社會角色轉變
C.社會情感發展
D.認知能力發展
13.初三學生小亮在家上網課時經??刂撇蛔∽约和低低嬗螒?。由于臨近中考,父母擔心親子沖突影響升學,對小亮玩游戲的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小亮父母的教養方式屬于( )。
A.嬌縱型
B.支配型
C.專制型
D.放任型
14.小山曾因交友不慎而吸毒,經社會工作者幫助成功戒毒,并從受助者變為助人者,以同伴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預防復吸,戒除毒癮”社區宣傳活動中。根據阿爾德弗爾的ERG理論,小山的需要屬于( )。
A.生存需要
B.關系需要
C.成長需要
D.中介需要
15.為改善安寧病房臨終老人的情緒狀態,社會工作者通過人生回顧、共話故事等方式開展個案服務。針對老年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社會工作者的上述服務,最能反映出老年臨終關懷服務的內容是( ?。?。
A.哀傷輔導
B.政策倡導
C.生命教育
D.遺囑預立
社會工作者可以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有:一是喪偶與哀傷輔導。指協助老年人在面臨悲傷事件時,能夠在合理的時間內處理悲傷情緒,增進重新開始正常生活的能力;二是幫助老年人形成對死亡的理性認識,積極應對死亡;三是為老年人提供臨終關懷的服務。對生命臨終病人及其家屬進行生活護理、心理安慰及社會服務等全方位的緩解性、支持性關懷照顧。故A正確。
政策倡導:研究、分析與老年人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社會政策在制定和執行中的不完善與不合理內容,向相關職能部門提出政策完善建議;對社會公眾進行教育、宣傳,樹立對老年人群體的客觀、公正的社會評價。
16.趙先生從小被父親嚴厲管教,父子關系疏離。最近父親突發腦梗,需要他照顧。趙先生想到要和父親相處,就感到異常緊張,擔心自己照顧不周被父親責罵,向社會工作者老金求助。根據精神分析理論,老金在與趙先生建立良好關系時需特別注意( )。
A.讓趙先生感受到支持與安全
B.與趙先生形成指導性的關系
C.激發趙先生個人的內在價值
D.與趙先生建立平等伙伴關系
B屬于認知行為理論的內容。
C屬于人本主義的內容或存在主義的內容,兩者都強調個人的內在價值。
D屬于增強權能理論的內容。
17.小彬找工作時總是在面試環節被淘汰,以致于他對面試產生了心理陰影,一進入面試場地就身體僵硬,手足無措。為此,小彬向社會工作者大洪求助。為了幫助小彬緩解在真實面試場景中產生的緊張焦慮情緒,大洪運用認知行為理論中的逆向操作方法介入,其適宜的做法是( )。
A.在實施逆向操作前征得大彬同意
B.給大彬布置逆向操作的家庭作業
C.逆向操作時讓大彬獨自體驗面試情境
D.讓大彬在逆向操作中形成正向的經驗
18.學校社會工作者郝老師對本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發現存在心理困擾的學生大多缺失家庭監護,學習也有困難,甚至出現沉迷網絡游戲、逃學等行為。郝老師運用生態系統理論為這些學生設計服務方案。下列服務中,最能體現生態系統理論特點的是( ?。?/p>
A.對心理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進行個案輔導
B.為存在學習困難的學生鏈接志愿服務資源
C.為出現網癮問題的學生開設行為治療小組
D.對出現逃學行為的學生及時進行批評教育
ABD都是直接針對個人的,沒有從不同的系統角度分析和入手,故錯誤。B選項,為存在學習困難的學生鏈接志愿服務資源,涉及到了不同的系統,故B選項正確。
19.劉女士曾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現已離婚,獨自帶著15歲的女兒生活。劉女士自身文化程度較低,無法輔導女兒的功課,與女兒溝通較困難。最近劉女士失業覺得自己很失敗,對生活失去信心,向社會工作者求助。根據存在主義理論,社會工作者適宜開展的服務是( ?。?。
A.幫助劉女士了解就業支持政策,尋找合適工作崗位
B.教授劉女士與女兒溝通的技巧,改善母女之間關系
C.鏈接大學生志愿者,為劉女士的女兒提供學業輔導
D.引導劉女士對自己過往生活中的成功經驗予以肯定
20.初中生小美的父母離異,父親因詐騙入獄,她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小美經常聽到周圍鄰居議論自己家的事情,她也因此感到低人一等,認為自己沒有什么優點,很自卑。小美不想讓同學知道自己的情況,與同學關系疏遠,總是獨來獨往。班主任老師觀察到小美的情況,將其轉介給學校社會工作者。根據增能理論,社會工作者的下列做法,最能體現個人層面增能的是( )。
A.消除鄰里對小美一家人的偏見
B.提升小美應對其他人歧視的能力
C.為小美一家爭取社區系統支持
D.邀請小美參加社區兒童支持小組
在概念框架方面,增強權能觀點認為,權能不是稀缺資源,經過人們的有效互動,權能是可以不斷被發掘出來的。權能一般發生在3個層次上:一是個人層次,包括個人感覺有能力去影響或解決問題;二是人際層次,指的是個人和他人合作促成問題解決的經驗;三是環境層次,指能夠改變那些不利于個人權能發展的制度安排。
題目問的是個人層面增能,故選B。AC屬于環境層次,D屬于人際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