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2022年考試真題及答案第四章:社會工作理論。共考核6題,其中5個單選題,1個多選題,考核分值總計為7分。
1、劉女士最近與男朋友關系不和,情緒低落,影響了工作和生活,因而向社會工作者小林求助,但最近的兩次面談,劉女士都失約了,小林問及失約的原因,劉女士說:“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忘記了,我這兩次都是提醒自己的,但每次見你之前我都跟我男朋友打電話,然后我們就在電話中吵了起來,他最近對我很冷漠”我就賭氣跟他說我們沒法兒繼續了。”小林說:“你最近對男友有很多不滿,我也在幫你想這是怎么回事,咱們一直在嘗試找出你忘記面談的原因,你每次都說起男友,說他如何如何不好,覺得自己早該跟他分手,我想這是不是就是你忘記來見我的原因呢?”根據精神分析理論,小林的回應采用的技巧是()。
A .治療情境
B .治療關系
C .自由聯想
D .詮釋過程
題干:“你最近對男友有很多不滿,我也在幫你想這是怎么回事,咱們一直在嘗試找出你忘記面談的原因,你每次都說起男友,說他如何如何不好,覺得自己早該跟他分手,我想這是不是就是你忘記來見我的原因呢?”就是一種詮釋過程。
2、社會工作者在服務對象的第二次會談中,有如下對話。
服務對象:“我在舞蹈班學習現代舞,前兩次勉強能跟上老師,但下課后就忘記了。到了第三、四次課,老師教的舞蹈動作越來越多,我完全跟不上,所以就退課了,之前的電腦課也是這樣。”
社會工作者:“當你跟不上舞蹈班和電腦班的進度時,你有什么感受呢?”
服務對象:“有點挫敗,覺得自己好失敗”
社會工作者:“當你跟不上進度,感受挫折和失敗時,你當時有什么想法呢?”
服務對象:“認為自己好笨,什么都學不會”
根據認知行為理論,這段對話所處的助人步驟是()。
A .確定服務對象不正確的思維及其導致的情緒
B .要求服務對象自我覺察可能錯誤的思維方式
C .探索服務對象錯誤思維與潛在信念間的關系
D .檢驗服務對象重新建立的自我假定的有效性
(1)確定不正確的、扭曲的思維方式或想法,確認它們是如何導致負面情緒和不良行為的。
(2)要求受助人自我監控自己的錯誤思維方式或者進行自我對話。
(3)探索受助人錯誤思維方式與潛在感覺或信念之間的關系。
(4)嘗試運用不同的、具有正面功能的、正常的思維方式。
(5)檢驗受助人新建立的對自我、世界和未來的基本假定在調整行為和適應環境上的有效性。
3、社會工作者小劉在社區摸排困境兒童家庭情況時,了解到35歲的汪先生失去了工作,妻子離家出走,他獨自撫養兩個孩子,家庭生活困難,兩個孩子經常饑一頓飽一頓,小劉通過走訪學校老師,進一步了解到孩子們學習成績一般,與同學關系疏遠,為此,小劉決定根據生態系統為汪先生整合外部資源,其最適宜的做法是()。
A .著眼于汪先生個人,開展家庭親職教育,建立健康的養育觀念
B .引導兩個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提高文化課的成績
C .幫助汪先生了解就業救助政策,提供街道免費再就業培訓信息
D .協助兩個孩子學習并提升社會交往技能,與同學建立良好關系
進2023備考群>>

4、小凡出生于農村家庭,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他憑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入某知名大學,入學后,小凡發現周圍很多同學見多識廣,多才多藝,而自己似乎只會考試做題,小凡感到很自卑,對未來也很迷茫,班主任老師將小凡介紹給學校社會工作者老董,以幫助小凡打開心結,根據存在主義理論,老董引導小凡的正確做法是()。
A .挖掘童年經驗中被壓抑的潛意識
B .認識到原生家庭對自己的負面影響
C .修正自己一無是處的非理性認知
D .發現自己成長經歷中所蘊含的意義
5、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社會工作者運用增強權能理論為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提供服務,從增強權能理論服務原則出發,該機構最適合采取的做法是()。
A .代表受暴婦女呼吁司法機關嚴懲施暴者
B .向受暴婦女講解困境可能也是一種給予
C .協助受暴婦女向有關部門呼吁加強執法
D .鼓勵受暴婦女對家人和朋友披露其遭遇
6、社會工作者小袁負責某精準救助項目的實施工作,在與同事分析低保家庭情況時,發現一些服務對象除了有經濟困難外,還存在強烈的無力感,根據增強權能理論,小袁適宜提供的服務有()
A .鼓勵服務對象老沈參加社區公益活動,協助他融入社區生活
B .給服務對象小杜介紹對象,希望他早日成家擺脫單身生活
C .給服務對象小軍進行面談,對他的個人不足進行分析與評估
D .鏈接社區外資源,為服務對象小芳提供參加技能培訓的機會
E .讓居民骨干陪伴服務對象老劉旁聽社區公共事務議事協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