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的利用價值很高,從真題中大家可以收獲很多有用信息,比如近幾年的經常出現的高頻考點、出題人的出題風格,考生可以從中總結出題規律,在做題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自己的題感,鍛煉自己對習題的解決能力。大家可下載233網校APP免費刷社工真題【下載233網校APP>>】,還可加學霸君微信號【ks233wx14】,進微信備考交流群,與廣大考生共同學習進步!
2019年社會工作師《中級綜合能力》真題及答案:單選題(11-20)
第11題 單選題 社會工作者小劉的服務對象已成功戒毒五年未復吸。在一次回訪中,服務對象向小劉索要電話號碼,希望自己有困難時能及時找到小劉,根據社會工作專業倫理守則,小劉恰當的做法是( )。
A .告知其辦公電話號碼,并說明有緊急情況時可撥打
B .告知其私人電話號碼,并承諾盡可能及時接聽回復
C .告知其私人電話號碼,但囑咐其一定不要告訴他人
D .告知其辦公電話號碼,讓其與機構的其他同事聯系
233網校答案:A
233網校解析:服務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建立的是專業的服務關系,二者除了專業的關系之外,不應有其他的個人關系,但我國又是一個人情社會,也是一個熟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社會工作者在服務的過程中需要保護自己的隱私,故BC兩項可以排除。同時案主又是社工小劉的服務對象,且服務已經結束,故答案應選A項。
第12題 單選題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20世紀60年代的“楓橋經驗”歷史沉淀,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中煥發了活力,有利于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從人類需要層次類型出發,能夠反映新時代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是( )。
A .發展性需要
B .物質性需要
C .生存性需要
D .生理性需要
233網校答案:A
233網校解析:按人們對需要的迫切程度來劃分,人的需要可分為生存性需要和發展性需要。生存性需要是指維持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條件,如陽光、空氣、水、食物等。發展性需要是人們平等、自由地參與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各種條件,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新時代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發展性需要。
第13題 單選題 在一次車禍中,小張的頭部遭受重創,醫生告訴他有可能留下后遺癥,比如經常性地出現幻覺。小張病愈上班后,受后遺癥困擾,有時會無故責罵同事。根據日常行為和偏差行為的劃分標準,判斷小張行為類型的標準是( )。
A .統計學標準
B .個體主觀經驗
C .行為適應性標準
D .社會規范與價值標準
233網校答案:C
233網校解析:行為適應性標準。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維持著生理、心理的平衡狀態,人能依照社會生活的需要適應和改造環境。因此,正常人的行為符合社會的準則,能根據社會要求和道德規范行事,就是適應性行為。如果由于器質或功能的缺陷使個體能力受損,不能按照社會認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為后果對本人或社會帶來不適,則被認為行為產生偏差。
第14題 單選題 42歲的秦女士是某醫院醫務部的工作人員,長期負責接聽醫院大大小小投訴電話和部分現場糾紛的處理,壓力極大。工作10年來,親友常勸她換工作。秦女士卻說:“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能夠幫助到人,感到很有成就。換工作也不是不行,但我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再說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學習新東西也不容易。”根據中年階段的主要特征,秦女士心理發展的特征是( )。
A .流動智力緩慢下降
B .道德感不斷增長
C .實用智力不斷增長
D .理智感緩慢下降
233網校答案:A
233網校解析:中年階段,個體的認知發展錯綜復雜。個體的固定智力繼續上升,流動智力緩慢下降;智力技巧保持相對穩定,實用智力不斷增長。題干中“再說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學習新東西也不容易”,體現了秦女士的流動智力緩慢下降,屬于其心理發展特征,故選項A正確。選項C“實用智力不斷增長”,在題干中沒有體現。中年階段的社會性發展特征之一是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能夠幫助到人,感到很有成就”,體現了秦女士道德感上升,這屬于其社會性發展特征,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選項D,“理智感緩慢下降”說法錯誤。
第15題 單選題 剛剛轉學的小丹對新學校的學習生活有些不適應。她父母雖然工作很忙,但仍每天抽出時間聽她講學校的事情,鼓勵她積極面對各種困難。小丹父母的這種做法體現了家庭的( )。
A .情感支持功能
B .增強權能功能
C .行為塑造功能
D .行為約束功能
233網校答案:A
233網校解析:家庭的功能是指家庭對其成員所起的積極作用。具體來講,家庭的功能有情感支持、性愛滿足、繁衍后代、社會化和經濟功能等。
第16題 單選題 寶寶六個月了,爸爸媽媽逗她時,她會微笑;見到陌生人時,她沒有什么表情。根據鮑爾比的依戀理論,寶寶正處于( )。
A .前依戀關系階段
B .形成中的依戀關系階段
C .鮮明清晰的依戀關系階段
D .糾正目標的依戀關系階段
233網校答案:B
233網校解析:英國心理學家鮑爾比把依戀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分別為前依戀關系階段、形成中的依戀關系階段、鮮明清晰的依戀關系階段以及糾正目標的依戀關系階段。形成中的依戀關系階段強調促進與重要成人保持聯系的行為。此時,嬰兒顯示出“選擇性的社會微笑”,這發生在認出熟悉臉孔的過程中,對不熟悉臉孔則較少作出微笑反應。
第17題 單選題 56歲的葉先生來到社區居委會向社會工作者求助。他說他的妻子是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比他小5歲,近一段時間脾氣特別暴躁,這可能與兩人婚后一直未生育有關,妻子現在懷疑他出軌,對他很冷淡。葉先生覺得很無辜,因為他從未有過外遇,也從沒想過要離婚。針對葉先生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社會工作者適宜的做法是( )。
A .協助他們夫妻冷靜審視婚姻,學習夫妻的相處之道
B .協助他們夫妻重新審視家庭,了解家庭暴力的傷害
C .協助他們夫妻增強責任意識,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
D .協助他們夫妻重塑事業觀念,定位職業轉型的目標
233網校答案:A
233網校解析:B項錯誤,題目并沒有體現家庭暴力。C項錯誤,葉先生夫妻之間的關系在于其妻子可能處于更年期,二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存在問題,并不是責任意識的問題。D項錯誤,題干只是說明妻子是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沒說要進行職業轉型。
第18題 單選題 小趙對貓有著強烈的抗拒心理,見到貓時會表現出恐懼,甚至渾身顫抖。最近,還為此事影響了與家人朋友的關系,家人帶著他向社會工作者小俞求助。社會工作者小俞了解小趙的情況后為其提供服務。下列小俞的做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論的是( )。
A .詢問小趙懼怕貓的原因,并極力改變她的錯誤認知
B .幫助小趙嘗試觸摸貓,通過多次接觸進行脫敏治療
C .詢問小趙曾經的早年經歷,了解小趙排斥貓的原因
D .聯系小趙的社會支持網絡,幫助其緩解內心恐懼感
233網校答案:C
233網校解析: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個人的問題源于內在的精神沖突,這些沖突與早期經驗有關,并且潛藏于潛意識中,理性無法覺察潛意識的經驗,故答案選C項。
第19題 單選題 根據存在主義理論,社會工作者應協助服務對象( )。
A .發掘造成問題的潛意識
B .自主覺察非理性的思維方式
C .協調人與環境間的關系
D .發現自身獨特的意義和價值
233網校答案:D
233網校解析:存在主義理論從存在出發,分析人類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幫助服務對象發現和發揮自身獨特的意義和價值。
第20題 單選題 學校社會工作者小林近發現高三(3)班的小強學習成績突然下降,且失落、易怒,還多次與同學因小事發生爭吵。小林通過多方走訪了解情況,小強的父母正在鬧離婚。根據生態系統理論,小林適宜的做法是( )。
A .鼓勵小強正視現實并提升應對問題能力
B .深入分析小強與父母及同學的互動關系
C .引導小強正確看待父母想要離婚的事實
D .將服務聚焦于小強個人學習能力的提升
233網校答案:B
233網校解析:生態系統理論的關鍵在于將服務對象放在一個有層次的系統之中,將服務對象與其所生活的環境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來看待,通過改變系統來實現個人需要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