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老方獲假釋后去社區矯正服務中心報到,被告知要接受心理社會狀況評估,十分緊張。社會工作者小黃見到老方后請他坐下,遞上一杯水,微笑著詢問其近況。小黃的上述舉動,體現了矯正社會工作( )的原則。
A.個別化
B.接納
C.非評判
D.自決
A個別化原則:應尊重服務對象的差異性,重視服務對象的獨特性,了解服務對象個性化的需要,差別化、針對性地開展服務。
B接納原則:應了解和理解服務對象的想法、感受與行為,不應因服務對象的年齡、性別、民族、宗教、態度、行為、生理及心理狀況等歧視或拒絕服務。
C非評判原則:應與服務對象討論其想法、感受與行為,而不應隨意評價、指責和批判服務對象。
D服務對象自決原則:應相信服務對象有成長和改變的能力,應鼓勵和支持服務對象在具備自決條件并充分知情的情況下作出選擇和決定。
32.由于矯正對象普遍存在被動、不配合以及抗拒等心理行為特征,社會工作者擬從他們的家庭生活需要出發開展系列服務,以盡快與社區矯正對象建立良好專業關系。下列活動中,最有利于促進專業關系建立的是( )
A.為矯正對象子女開展系列愛心幫扶助學活動
B.開展戶籍調查并建立完善社區矯正工作檔案按規定
C.定期組織矯正對象參加社區公益勞動
D.邀請矯正對象開展“現身說法”的教育活動
33.社會工作者小林為戒毒康復人員開辦了“我的生活我做主”主題小組,旨在提升戒毒康復人員的自我管理能力,擺脫毒品的控制,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在小組第四節,小林設計了“守護星”活動,鼓勵組員們回憶戒毒康復過程中幫助過自己的“守護星”,帶領組員思考如何維護好“守護星"。防止其變為“流星”。小林在此活動中扮演的專業角色主要是( )
A.治療者
B.影響者
C.使能者
D.協調者
34、優撫安置社會工作的服務對象分布在社會各個領域,涵蓋了各個年齡層次,他們的需求側重點各不相同。其中孤老優撫對象有著較高的( )需要。
A.生活保障
B.醫療救助
C.情感慰藉
D.權益維護
根據題干孤老優撫對象可知屬于光榮院社會工作服務對象;
光榮院社會工作服務對象的需要。主要包括:①婚姻家庭的需要。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標,孤老優撫對象對美好的婚姻家庭尤為向往,情感方面的需求尤為強烈。②健康維護的需要。老年期是疾病多發期,健康維護是孤老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優撫對象最為關注和渴望滿足的需要。③社會參與的需要。孤老優撫對象非常渴望與他人交往,渴望獲得親情與溫暖,渴望發揮自己的作用。④社會尊重的需要。常年相對封閉的院舍生活加深了一些孤老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優撫對象“被社會遺棄了”的感覺,他們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尊敬、重視和贊賞。
35.社會工作者老王發現,有些退役士兵在從軍營到地方的轉變中存在較大的心理沖擊,覺得自己既無學歷優勢又無專業特長,面臨職業轉崗的挑戰。針對這種情況老王擬為他們開展小組服務,促進他們適應職業的轉變。在小組中期,該小組的主要任務應是( )
A.職業準備
B.面試模擬
C.簡歷設計
D.環境探知
小組初期:心態調適。
小組中期:環境探知。
小組末期:職業準備。
36.某軍休所的社會工作者小徐發現,一些軍休老人認為過去在部隊里生活費用全免,現在卻要自己承擔社會化養老服務費用,感到很難接受。針對這一現象,小徐擬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引導他們學習養老服務的相關制度與政策,理性看待社會化養老服務。小徐這一做法采用的干預技巧是( )
A.放松技巧
B.系統脫敏
C.認知重構
D.社交技能訓練
A放松技巧。社會工作者教給服務對象放松技巧,特別是當出現焦慮或壓力的時候可以使用。該技巧的過程是放松從頭到腳指頭的肌肉。社會工作者可以建議服務對象結束會談后,一天練習一兩次,每次10 ~15分鐘。
B系統脫敏。讓服務對象暴露在喚起焦慮的情境中,同時也面臨產生焦慮的行為。目的是將有問題的焦慮的情境與愉快的舒適的行為聯系起來。
C認知重構。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一道將錯誤的或非理性的認知變為可接受的、準確的認知來解決當前問題。該干預方法可能只是簡單地討論支持。社會工作者可以這樣開始:“你為什么覺得自己是被當作‘包袱’扔了出來?”
D社交技能訓練。社會工作者和服務對象可以通過建立簡短的任務來幫助達到目標,在會面中不斷練習新的社交技巧。如社會工作者可以先作出示范,然后由服務對象跟著練習,并在會面結束后不斷練習這種新的行為,同時向社會工作者反饋是如何使用這種新的技能的。
37.離異的陳先生,長期失業,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與父母關系緊張。社會工作者老馬入戶了解到,陳先生常常感到自己與社會格格不入,煩心的時候找不到人傾訴,十分苦惱。老馬對陳先生進行情緒疏導,與就業服務中心聯系,為他申請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并幫他模擬面試,邀請他參加街道社工站組織的各種活動結識新朋友。除上述服務外,針對陳先生的需求,老馬還應開展的服務是( )
A.提供心理支持
B.調節家庭關系
C.開展能力建設
D.促進社會融入
38.低保對象老王45歲,初中畢業,無一技之長。社會工作者小梅給老王介紹過多份工作,他不是嫌工作太累,就是嫌待遇太低,每份工作干不了幾天就不干了。針對這種情況,在后續為老王提供就業救助服務時,小梅首先應該協助老王做的是()
A.自我認知調整
B.積極參加招聘
C.職業技能培訓
D.鏈接就業資源
39.在參與某地災后重建時,社會工作者小張發現,一些受災群眾對政府有“等靠要”的依賴傾向。為促進受災群眾自救自助,小張應該做的是()。
A.為受災群眾提供臨時住所
B.為受災群眾提供資金物資幫助
C.對受災群眾開展危機干預
D.動員受災群眾尋找和利用資源
40.社會工作者小楊負責困境兒童救助關愛服務項目。項目實施前,小楊設計了調查問卷,上門探訪,了解了他們的服務需求,確定了初步的實施方案。隨著服務的推進。小楊發現還需要追加一些資源,以滿足部分困境兒童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小楊的上述評估過程,說明社會救助評估其有的特點是()。
A.評估憑借的是社會工作者個人過往經驗
B.評估應獨自進行以保證結果的客觀公正
C.評估是救助工作的開始并持續整個過程
D.評估是社會工作者自己收集資料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