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1.考試有一定的難度,但也不會脫離中國實際。
2.理論聯系實際,知識點的記憶與運用相結合,側重能力,考試主要考能力。
3.重點與非重點的關系.不會只考重點,但必須死扣考試大綱的知識點。
4.觀點和表述以教材為標準,不爭論。
5.考試題型為客觀題,不完全是搬書上的句子,可能變換情景出題。
6.多做真題,在教材中找到對應的知識點
7.一般單選題60題,每題1分;多選題20題,每題兩分。
第二部分選擇題的答題技巧
一、排除法
1、倫理排除法:凡是違背社會工作基本理論和職業規范的選項都是錯的(除非題干讓你選錯的選項),這些倫理包括接納、案主自決、助人自助、社會責任等。
2、語義排除法:在單選題中,語義相近的兩個選項一般都是錯的;語義相反的兩個選項中存在一個正確選項可能性較大;四個選項中某條陳述顯著比其他三個選項要長,該選項正確的可能性較大。
3、排序排除法:連續的幾個題目中,連續出現5個以上相同選項的可能性極少。如1-4題你都很有把握選B,對于第5題你沒有把握,那么第5題再選B的可能性極少。
二、標識法
運用一系列的簡要指標進行答案的快速定位。
1、教育者:新知識、新技能
2、矯治者:偏差行為、偏差認知
3、使能者:潛能、優勢、特質、興趣(正向的)
4、倡導者:弱勢群體、不公正待遇
5、資源動員者:社會關系網絡、社會組織資源
三、緊扣題干法
多選題的評分標準決定了保守比冒險更為可取,所以,在進行多項選擇題的回答時,要特別注意一個原則,就是題干中提到的才選,如果題干中沒有提到,哪怕該選項既符合社會工作的倫理、價值和方法也不能選。
第三部分實務知識的串聯式理解
1.服務對象的特點及需要2.**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3.**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以第四章“老年社會工作”為例加以說明:
1、老年群體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會特征決定了老年社會工作主要內容與方法。2、從根本上來說,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方法是由老年對象的需要決定的,老年社會工作的所有服務對象和操作方法都是為了滿足老年群體的需要(生存需要:健康維護、經濟保障;參與需要:就業休閑、社會參與;歸屬需要:婚姻家庭;特殊需要:居家安全、后事安排)。
3、由服務對象需要所決定的社會工作內容主要有三種維度:
任務目標內容,解決服務對象面臨的直接問題,如身體健康方面的服務、認知與情緒問題的處理、精神問題的解決;
過程目標內容,如社會支持網絡的建立;
特殊對象的特殊需要內容,如老年人特殊問題的處理(虐待和疏于照顧、喪親問題、臨終關懷、自殺)。
4、老年社會工作的上述內容必須通過專業的技術和方法才能實現。對于任何一種對象來說,干預的方法都可以分為四種:
個案工作方法,如緬懷往事療法、人生回顧療法、驗證療法;小組工作方法,如現實辨識小組、動機激發小組等;
社區工作方法,如居家服務、社區中心服務、社區入住設施服務等;宏觀社會工作方法,主要包括社會政策、社會工作行政和社會工作研究等。
5、所有以上分析都奠定在社會工作理論模式之上。對于服務對象需要的分析最好采取馬斯洛的類型學劃分,并根據服務對象的特殊性進行具體化。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方法也是將社會工作的理論模式在服務對象處得到操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