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市社區工作者薪酬管理實施辦法
為推進社區工作者隊伍職業化發展,結合實際,制定我市社區工作者薪酬管理實施辦法。
一、適用范圍
本辦法所稱社區工作者是指經依法選任或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在本市城市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直接從事社區服務和管理,由財政承擔全部經費保障的全日制工作人員。
二、崗位等級
社區工作者基本工資按照崗位與等級分為三崗十一級。
崗位:根據社區承擔的工作職責和具體事務,社區工作者崗位等級分為社區正職、社區副職和工作人員。其中:社區正職包括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社區副職包括社區黨組織副書記、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工作人員為其他納入社區工作者管理的一般社區工作者。以上人員均屬于管理崗位。
等級:各崗位按照社區工作者在本地社區的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設置相應等級。社區正職為5-11級,社區副職為3-9級,工作人員為1-7級。
三、薪酬結構
按照社區工作者平均待遇不低于當地上年度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原則,合理確定社區工作者薪酬水平。社區工作者實行統一的薪酬體系,由基本工資、績效工資、職業津貼三部分組成。
(一)基本工資:根據上年度當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和本人所對應的崗位等級確定(崗位等級及對應的基本工資系數見附表)。具體測算公式為:上年度當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本人崗位等級對應的系數×0.8=基本工資。基本工資按月發放,約為年收入的80%。隨著崗位變動、工作年限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基本工資相應增加。新聘用的社區工作者,試用期間,基本工資按擬聘用等級的80%發放。
(二)績效工資:一般為年收入的20%,按年發放。在績效工資總量內,根據考核結果,適當拉開差距。績效考核由所在街道(鄉鎮)統一組織,具體辦法由各縣(區)自行制定。績效考核結果要登記備案,并報各縣(區)民政局(社區主管部門)。
(三)職業津貼:對獲得國家初級、中級、高級社會工作職業資格的,每人每月分別給予100元、200元、500元的職業津貼,按月發放。
四、變動辦法
(一)按工作年限調整。在年度考核為優秀或合格的情況下,社區工作者年限達到上一等級規定年限的,可以從次年1月份起提升1級工資;考核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年度不能計算為晉升等級的年限。
(二)按崗位變動調整。社區工作者崗位變動的,從崗位變動的次月起,按工作年限套入相應的工資等級。
(三)按接受教育程度調整。社區工作者,獲得大學本科學歷的,基本工資等級認定為2級;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基本工資等級認定為3級;博士研究生畢業的,基本工資等級認定為5級。任職期間,通過在職教育獲得學歷提升的,基本工資未達到相應等級的,可調整到相應等級,若已經達到所獲學歷相應等級,基本工資等級不調整。
(四)按考核結果調整。社區工作者連續3年考核為優秀的,可提升1級。
按照省委“三基建設”的有關要求,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底按照上年度當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倍的標準,落實社區工作者正職的薪酬待遇。從2020年1月1日起,社區工作者按照本實施辦法執行“三崗十一級”。城區、礦區和原開發區社區工作者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項所需經費由市、區各承擔50%;“三崗十一級”薪酬體系以外的如職業津貼類項目等,由縣區自行承擔。《關于提高全市社區“兩委”干部崗位報酬的通知》(陽民字〔2018〕10號)文件不再執行。
陽泉市社區工作者崗位等級和工資系數表
原標題:陽泉市社區工作者薪酬管理實施辦法
文章來源:http://link.233.com/15241/mzzx/bmfw/202001/t20200123_97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