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證人數增至53.1萬
根據《社會組織藍皮書: 中國社會組織報告(2020)》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持證社會工作者共有53.1萬人,相比2018年全國社會工作者持證總數,增加了9.2萬人。整體來看,持證人數持上升趨勢。
數據來源:《社會組織藍皮書: 中國社會組織報告(2020)》
同時,也進一步說明我國專業社會工作隊伍不斷壯大,專業人才增長迅速。隨著社會組織的發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在服務提供、政策制定、組織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報名人數持續增長
2020年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報名人數突破60萬人。連續10年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報名人數保持增加,社會工作者考試熱度依舊在增長。
三、國家高度重視社工的發展
1、2019年,民政部印發了《關于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意見》,力爭到2020年,實現城市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10個社區社會組織,農村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5個社區社會組織。
2、《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中提到2020年我國社會工作人才總量達到150萬,缺口依舊很大。
3、各省關于社工政策相繼出臺
例如湖南省推出“禾計劃”鄉鎮(街道)社工站項目,該項目實施一年多的時間,已有1600多個鄉鎮(街道)社工站落地建成。主要服務內容為:社會救助、兒童關愛保護、城鄉社區建設、養老服務等四大民政領域21項服務事項。
廣東省民政廳推出“雙百計劃”,2017年起分兩批建設407個鎮(街)社工服務站,每個社工站配備3-8名社工,由鎮(街)直接聘用、省統一督導。社工立足鎮街、深入村居,為有需要群眾、家庭、社區打通民政服務最后一米。
4、社會工作被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
11月3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
繼十三五規劃后,社會工作又被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部分明確提出:“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暢通和規范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lizhihao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