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在保證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前提下,采取貨幣政策工具應對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如回購、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常設借貸便利(SLF) 和中期借貸便利(MLF)。
中國人民銀行4月15日發布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 [2020]第71號,內容如下:
從2020年4月15日開始,人民銀行對農村金融機構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今日為實施該政策的首次存款準備金率調整,釋放長期資金約2000億元。
同時,人民銀行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000億元。今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具體情況如下:
MLF操作情況
期限 | 操作量 | 中標利率 |
1年 | 1000億元 | 2.95% |
中國人民銀行3月31日發布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 [2020]第61號,內容如下:
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0年3月31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具體情況如下:
逆回購操作情況
期限 | 中標量 | 中標利率 |
7天 | 200億元 | 2.20% |
數據來源:http://link.233.com/14952/zhengcehuobisi/125207/125213/125431/index.html
什么是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是限制金融機構信貸擴張和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
存款準備金率是指中央銀行規定的商業銀行和存款金融機構必須繳存中央銀行的法定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率。
當中央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時,金融機構可用于貸款的資金增加,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也相應增加;反之,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將相應減少。
什么是逆回購?
逆回購是中央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賣出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目的主要是向市場釋放流動性,逆回購到期則是中央銀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
操作就是央行把錢借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把債券質押給央行,到期的時候,商業銀行還錢,債券回到商業銀行賬戶上。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建立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制度,確定了一批能夠承擔大額債券交易的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作為公開市場業務的交易對象。這些交易商可以運用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等作為交易工具與中央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從交易品種看,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
中期借貸便利(MLF)是什么?
2014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中期借貸便利( Medium - term Lending Facility,MLF)。
中期借貸便利,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是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
該工具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發放方式為質押方式,并需提供國債、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中期借貸便利的期限是3個月,臨近到期可能會重新約定利率并展期,各借款銀行可以通過質押利率債和信用債獲取借貸便利工具的投放。在資金去向方面,MLF 要求各借款銀行投放“三農”和小微貸款。
中期借貸便利操作通過調節向金融機構中期融資的成本,對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和市場預期產生影響,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向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實體經濟部門提供低成本資金,降低商業銀行貸款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有利于保持中性適度的流動性水平,有利于維護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