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價格指數為度量和反映股票市場總體價格水平及其變動趨勢而編制的股價統計相對數,當股票價格指數上升時,表明股票的平均價格水平上漲;當股票價格指數下跌時,表明股票的平均價格水平下降。
比如常見的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創業板指數等。
股票價格指數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編制:
(1)算術平均法
該方法是先選定具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以某年某月某日為基期,并確定基期指數,然后計算某一日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將該平均數與基期對應的平均數相比,最后乘以基期指數即得出該日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2)幾何平均法
國際金融市場上有一部分較有影響的股票指數是采用幾何平均法編制的,其中以倫敦金融時報指數和美國價值線指數為代表。在幾何平均法中,報告期和基期的股票平均價采用樣本股票價格的幾何平均數。
(3)加權平均法
不同股票的地位不同,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也有大小。加權平均法首先按樣本股票在市場上的不同地位賦予其不同的權數,即地位重要的權數大,地位次要的權數小;然后將各樣本股票的價格與其權數相乘后求和,再與總權數相除,得到按加權平均法計算的報告期和基期的平均股價;最后據此計算股票價格指數。加權平均法權數的選擇,可以是股票的成交金額,也可以是它的上市股數。若選擇計算期的同度量因素作為權數,則被稱為派許加權法。
與前兩類方法相比,加權平均股價指數能更真實地反映市場整體走勢,因此,加權平均法更適合用于開發股指期貨合約的標的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