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與核心區別
1、正向市場:現貨價格 < 期貨價格,或近月合約價格 < 遠月合約價格。
特征:市場預期未來供應充足,期貨價格包含持倉成本(倉儲費、利息等)。
價格曲線:呈現上升趨勢
2、反向市場:現貨價格 > 期貨價格,或近月合約價格 > 遠月合約價格。
特征:現貨短缺或市場預期未來供過于求,期貨價格貼水現貨。
價格曲線:呈現下降趨勢
高頻考點判斷技巧
1、直接比較法
①若題目給出現貨與期貨價格,直接計算基差:
基差 = 現貨價格 - 期貨價格
基差為負 → 正向市場(期貨升水)。
基差為正 → 反向市場(期貨貼水)。
②若題目給出不同月份合約價格:
遠月合約價格 > 近月合約價格 → 正向市場。
近月合約價格 > 遠月合約價格 → 反向市場。
2、案例分析
正向市場典型場景:農產品豐收季節,現貨供應充足,期貨價格因持倉成本高于現貨。
反向市場典型場景:原油管道事故導致現貨短缺,期貨市場預期未來供應恢復,價格下跌。
出題陷阱與應對策略
陷阱 1:混淆不同品種特性
例:黃金期貨通常為正向市場(持倉成本高),但極端事件下可能轉為反向市場。
應對:結合題目背景信息,優先看價格關系而非主觀臆斷。
例題:2025 年 5 月,黃金期貨合約價格如下:
6 月合約:1850 美元 / 盎司
12 月合約:1830 美元 / 盎司
現貨價格:1860 美元 / 盎司
問題:此時黃金市場屬于?
A. 正向市場
B. 反向市場
C. 無法判斷
D. 平值市場
現貨價格(1860)> 期貨價格(1850/1830),且近月合約(6 月)> 遠月合約(12 月),符合反向市場定義。
陷阱點:黃金通常為正向市場,但需根據題目數據判斷。
陷阱 2:干擾性數據
例:題目給出多個月份合約價格,但僅部分月份符合趨勢。
應對:重點關注近月與遠月合約的價差方向,忽略短期波動。
例題:某商品期貨合約價格如下:
1 月合約:5000 元 / 噸
5 月合約:5200 元 / 噸
9 月合約:5100 元 / 噸
12 月合約:5300 元 / 噸
問題:該市場屬于?
A. 正向市場
B. 反向市場
C. 近月合約價格異常
D. 遠月合約價格異常
近月(1 月)<遠月(12 月),符合正向市場 “近低遠高” 的核心特征。
陷阱點:中間月份(9 月)價格波動不影響整體趨勢判斷。
陷阱 3:基差計算方向錯誤
例:誤將期貨價格 - 現貨價格作為基差。
應對:牢記基差定義(現貨 - 期貨),避免符號混淆。
例題:2025 年 3 月,銅現貨價格為 68000 元 / 噸,5 月期貨合約價格為 67500 元 / 噸。
問題:此時基差及市場結構為?
A. 基差 - 500 元,正向市場
B. 基差 500 元,反向市場
C. 基差 - 500 元,反向市場
D. 基差 500 元,正向市場
基差 = 現貨價格 - 期貨價格 = 68000-67500=+500 元。
基差為正 → 反向市場(現貨升水期貨)。
陷阱點:常見錯誤為基差計算方向錯誤(期貨 - 現貨),導致市場結構誤判。
速記口訣:
正向市場:現 < 期,近 < 遠,基差負,曲線升。
反向市場:現 > 期,近 > 遠,基差正,曲線降。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oyjl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