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易所(結算所)的內部風險監控機制
交易所(結算所)是期貨成交合約雙方的中介,作為賣方的買方和買方的賣方,擔任雙重角色。保證合約的嚴格履行。是期貨交易的直接管理者和風險承擔者,其風險監控是整個市場風險監控的核心。
(一)交易所(結算所)的主要風險源
1、監控執行力度問題
2、非理性價格波動風險問題
(二)交易所(結算所)的內部風險監控機制
1、正確建立和嚴格執行有關風險監控制度
2、建立對交易全過程的動態風險監控機制(風險異常監控系統的相應指標)
市場風險異常監控系統的相應指標:
(1) 市場資金 = 當日市場資金總量-前N日市場資金總量均值 × 100%
總量變動率 前N日市場資金總量均值
(2) 市場資金集中度=∑前N名會員期貨市場交易資金 × 100%
市場資金總量
(3)某合約持倉集中度=∑交易資金處于前N名會員某合約持倉量 ×100%
某合約的持倉總量
指標(2)、(3)項是主力控盤指標,如果兩指標同向波動,則價格非理性波動可能性大。
其他指標共計7個見參考書 P 585 - 586
3、建立和嚴格管理風險基金
結算會員在交易中違約的處理原則:
結算會員在交易中違約的,結算所或結算機構應先運用該結算會員的交易保證金賬戶內的財產補償對方損失;上述財產不足補償的,應運用風險基金和儲備基金,最后運用結算所或結算機構的自有資產予以補償。無論如何不得動用其他會員或客戶除了風險基金之外的保證存款。
風險基金使結算會員之間在財務的清償上負有連帶責任。
二、期貨公司的內部風險監控機制
期貨公司是期貨交易的直接參與者和中介者,對期貨交易風險的影響處于核心地位,風險來源于自身管理、客戶素質及同業競爭。
(一)期貨公司的主要風險源
1、管理風險
2、預測風險
3、業務操作風險
4、客戶信用風險
5、經紀行業惡性競爭風險
(二)期貨公司內部風險監控機制
通常采用的風險管理措施主要有:
1、控制客戶信用風險
2、嚴格執行保證金和追加保證金制度
3、嚴格經營管理
4、加強對從業人員的管理,提高業務運作能力
三、投資者(客戶)的風險監控
(一)客戶的主要風險源
1、信用風險
2、價格風險
3、投資者自身因素而導致的風險(資金實力不足;期貨投資經驗、風險管理水平與操作水平欠佳;對價格預測的能力不夠準確)
(二)客戶的風險防范監控
1、充分了解和認識期貨交易的基本特點
2、慎重選擇期貨公司
3、制定正確投資策略,將風險降至可以承受的程度
4、規范自身行為,提高風險意識和心理承受力
(三)機構投資者的內部風險監控機制
1、建立由董事會、高層管理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組成的風險管理系統。
2、制定合理的風險管理過程。
3、建立相互制約的業務操作內部監控機制。
4、加強高層管理人員對內部風險監控的力度。
第四節 期貨交易中的外部風險管理
(自己看看了解一下,考試基本上沒考過)
一、轉變風險監管機制
二、加強法規建設
三、加強期貨業協會建設
四、交易所(結算所)與會員的相互監督
五、期貨公司對客戶資信的審定
相關推薦: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