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買進套期保值規避在原料采購環節上的風險 來源:考試大
原料采購是銅加工企業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在此環節中,電解銅的質量、價格,貸款,單位信用,交貨時間、地點等方面,都可能存在風險。充分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買進套期保值操作,可以有效地回避在原料采購環節中上述一系列可能出現的風險。
具體實例:
A銅加工廠2005年2月2日簽訂了一份1000噸銅絲供應合同,2008年5月底交貨,價格為32000元/噸。經成本核算及生產計劃安排,加工周期約為1個月,電銅1噸務必在4月下旬準備好,加工費約為4000元/噸,這樣電銅的價格就要求不得高于28000元/噸。由于擔心電銅價格上漲,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買進套期保值,以當日28000元/噸的價格,買進銅期貨0506合約1000噸(期貨交貨期一般在當月下旬)。 來源:考試大
一種情況,到5月時,銅價漲到了29000元/噸,A銅加工廠就可以將1000噸期貨銅全部賣出乎倉,同時在當地現貨市場以29000元/噸買進1000噸。這樣,雖然該銅加工廠在買銅原料時,每噸多花1000元,可在期貨上每噸賺了1000元,這樣就保證了原料采購價格仍然穩定在28000元/噸。雖然銅價上漲了,但沒有影響銅廠利潤,銅廠通過套期保值有效地鎖定了利潤。(同時將加工費4000元/噸轉移到了期貨上,由于在我國期貨盈利不用交稅,減小了生產的進銷差,還達到了合理避稅的目的)。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到5月時,銅價下跌了,銅價下跌到27000元/噸,該廠雖在期貨上虧損1000元/噸,可在現貨市場卻能以低于當時價格1000元/噸買進現貨,同樣能得到彌補,起到了鎖定成本、鎖定利潤的目的。
當然,對買進套期保值的實現方式,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現貨交割。銅廠也可以把1000噸期貨銅做現貨交割,這種方法在現實中也經常使用。
從上面的實例操作中可以看出,銅加工企業為了有效地回避市場風險,穩定原料價格,降低成本,鎖定加工利潤,就應該充分利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而銅加工企業在原料采購環節中可能出現的下列經營風險,就有望得到解決:
1.價格風險。由于銅價已在期貨上鎖定,以后任何價格上的波動都能相應得到對沖,有效地回避了市場價格漲跌帶來的風險。
2.品質質量風險。因為在期貨交易所交易的銅合約,是一種標準化合約,貨物提單是標準化倉單,對銅的品質質量、生產廠家、品牌、執行標準等方面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因而,這方面的風險能得到有效的回避。
3.貨款方面。期貨交易是一種保證金交易,也就是不需要支付全額的貨款,只需預先支付相當于貨款的5%左右的交易保證金,就可以進行交易,這樣就解決了壓貨需要占用大量資金的問題。
4.信用風險。期貨合約的履約是采取經紀公司和交易所兩級擔保負責制,幾乎不存在履約信用風險。
5.交貨時間、地點。標準化合約,標準化倉單,對交貨的時間和地點有嚴格的規定,不存在隨意性。 考試大論壇
利用賣出套期保值規避在產品銷售環節上的風險
產品銷售是銅加工企業的關鍵,而價格問題則又是關鍵中的關鍵,市場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效益。怎樣利用期貨市場,規避市場價格風險,顯得至關重要。賣出套期保值,為銅加工企業的產品銷售,提供了一個回避價格風險的有力工具。產品加工出來后,市場價格下跌,是企業最擔心的問題。怎樣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套期保值呢?
舉如下實例說明:
A銅加工廠2月2日買進1000噸電解銅,價格為28000元/噸,當時銅絲價格為32000元/噸。加工周期預計為一個月,銅絲將在一個月后出廠,由于廠方擔心一個月后銅絲價格下跌,因此,該廠就可以在期貨市場上,做賣出套期保值,以28000元/噸的價格賣出1000噸期貨銅。這樣,就可以規避由于銅價下跌而引起銅絲價格的相應下跌而帶來的價格風險。
一個月后,銅絲加工出來了,比如市場價格果然跌了,電解銅價跌到了27000元/噸,銅絲價格每噸也相應跌了1000元為31000元/噸,這樣雖然該廠的1000噸銅絲按當時市場價27000元/噸銷售比一個月前少賣了1000元/噸,但期貨市場上的1000噸期貨銅每噸盈利了1000元,這樣銅絲銷售中的虧損恰好在期貨中得到了彌補,銅絲加工毛利潤仍然鎖定在每噸4000元,相當于銷售價格還是固定在一個月前的32000元/噸的價位上。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個月后,市場價格漲了。比如說,電解銅價漲到29000元/噸,相應銅絲價格每噸也上漲了1000元為33000元/噸,這樣,銅絲銷價每噸比一個月前高賣了1000元,但期貨銅每噸則虧損了1000元,這樣期貨上的虧損在銅絲銷售價格中得到了彌補。
明確套保目標制定套保方案
制定合理的套保目標是做好套保的前提,目標應盡可能與市場相吻合,否則,可能錯過套保時機。確定合理的保值量,是做好套保交易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在賣出套保時,當市場處于熊市,價格在套保目標之上則可將全部產量拋出以鎖定利潤;而當市場處于牛市時,宜進行部分套保,一般保產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這樣既可回避市場風險亦可減少失去應得利潤的機會,可謂是進退自如。
在明確保值目標后,再來確定具體的操作方案。方案內容包括:保值量、均價,操作策略、止損點、資金運用及風險控制等。
綜合運用交易技巧提高套期保值效果
要想在變幻莫測的期市上成功地規避風險,就必須充分借鑒別人的經驗與教訓,充分運用投資技巧和藝術,提高套期保值效果。
1.以趨勢分析指導階段性保值操作,把握波段行情。期市價格漲跌互現,即使是大勢看漲(看跌),但從階段來看仍是漲跌交替出現,以波浪形式向前運動延伸。因此,我們可以制定階段性套保操作方案或進行動態保值,以較小的風險獲得較好的套保效果。
2.利用分割法保值,將保值方案中所確定的保值量按金字塔或倒金字塔操作,以分散風險,增加成功的機會。
3.以部分技術指標如KD、RSI、成交量與未平倉量等指標發出的信號來指導短期交易,同時提前對LME銅價走勢作出預測。在短線運作中,由于SHME與LME銅價具有強相關性,正常情況下,SHME與LME銅價漲跌方向基本一致,要在短線操作中取勝,還需提前對LME銅價走勢作出判斷。
4.靈活運用基差理論。傳統套保理論認為,套保前提是必須有一個穩定的基差,在基差變化不等于零的情況下,套保可能出現極度成功,也可能產生極度失敗的情形。實際上,基差變化往往不等于零,套保者仍需承擔因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變動趨勢不一致而引起的基差變動風險;基差是套期保值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其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對基差的把握程度。因此,為了減少、消除基差風險甚至從基差變動中獲取額外利益,套保者可在套保合約到期月份、交易方向、出入時機及持倉量等方面作出適時有效的選擇和調度。
5.抓住機會進行套利交易。在進行套保的同時,交易者可視市場變化情況,抓住機會進行一些風險較小的套利交易,以進一步提高套保效果。
所以,對市場進行深刻的分析研究,盡可能地準確把握市場行情,對銅加工企科學地利用期貨市場,實施相應的套期保值方案,至關重要。
相關推薦: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