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or考公?
這是很多大學生畢業后的一個選擇,兩者各有優劣,適合不同的人群。那么,如何在考研和考公之間做出選擇呢?很多同學都比較困惑,考研好還是考公好,其實并沒有絕對好的,更合適你的才是最好的。
考研是指考生通過普通高等院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獲得研究生學歷,繼續深造。考研能夠幫助考生提高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增加就業競爭力,適合那些想要從事學術研究、教育、技術創新等領域的人群。
考研可以增強你就業的起點,碩士畢業相比于本科生和專科生更有競爭力。
在就讀研究生的時候,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探索自己喜歡的專業,讓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喜歡干什么,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培養自己的能力。
好的學習習慣伴隨終身,考研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所以考研者會逐漸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即使考研結束了,好習慣也會一直都在。
可以培養嚴謹的學習態度。考研期間需要寫論文、做報告等,這些資料不僅要真實,而且具有嚴謹的學術性。治學嚴謹不僅對學習有好處,在生活上也是有益無害的。
碩士比學士多學了三年,在學術方面有很大的深入和突破,學到的知識不是本科生能比及的。
本科四年學到的都是一些很基礎的知識,動手能力也不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低。
而讀研期間,會接觸很多專業方面的課題,做很多調研和實驗,對理論知識充分掌握,對專業知識研究得很深入,經常在實驗室做實驗動手能力是很強的。既懂理論又會動手解決實際問題,就業起點自然就要比本科生高了,前景也是很樂觀的,而現在到處都是大學生,碩士人才相對是比較稀缺的。
考研最大的好處就是研究生階段帶來的人脈資源,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你的大學老師,可能是你人生中接觸的社會地位最高的人!”對于那些普通家庭出身的學生來說,這句話是最真實的體現,一沒有家庭背景,父母接觸都是普通工薪家庭,二沒有人脈,自己接觸最多的無非同學和老師。
你的導師帶領的是一個團隊,不是班級,師兄弟之間是同門,關系會更親密;名氣越大的學校,你的導師和同學會更優秀,這些在以后都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考研是深造學歷,考公是解決就業。研究生畢業后,也是要就業,不如優先考公,與其曲線救國,不如一步到位。
考公是指考生通過公務員招聘考試,獲得公務員職位,進入政府機構、事業單位等公共部門工作。考公能夠提供穩定的工作崗位、較好的福利待遇和職業發展空間,適合那些具備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的人群。
考公科目少。筆試只有行測和申論兩門,備考戰線不需要很長,備考過程比較輕松,備考時間在3-6個月即可。
考研科目多。考研一般是有四門考試科目:政治、英語、專業課一、專業課二,或者政治、英語、數學、專業課,考試內容很多,復習起來難度大。考研備考周期一般在1年左右,備考時間較長。
研究生考試每年只有一次上岸機會,12月底初試,3-4月進行復試。
公務員考試分為國考、省考、定向選調、集中選調四類考試,每年有3-4次的考試機會。
從2023年國考招錄要求的統計中可以看出,67.4%的職位專門招錄應屆畢業生,共有9734個職位,總招錄22473人。
宇宙的盡頭是編制,公務員穩定、體面,是很多人理想的職業。
最后,不管是選擇考研,還是選擇考公,大家都需要深思熟慮、權衡利弊之后,再慎重進行選擇,畢竟有些選擇只有一次,錯過了便是錯過了,希望大家不要對自己的選擇后悔,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是最優選。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chenjing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