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考研上岸君Sunshine個人主頁,免費解鎖更多考研學霸知識<<】
2023年9月6日,第26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召開。本屆會議的主題定為“東盟舉足輕重:打造經濟增長中心”。
考點一: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2013年,也是在印尼,習近平主席提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10年來,中國與東盟攜手前行、相互成就,在世界百年變局之中,成功走出一條長期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
一是堅持真誠相待,政治互信更加堅實。真誠是開啟心扉的鑰匙,信任是架通心靈的橋梁。
二是堅持守望相助,睦鄰友好更為牢固。中國與東盟山水相連、血脈相親。
三是堅持互利互惠,合作共贏更富成效。
四是堅持協調包容,共同發展更可持續。中華文化與東南亞文化都推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考點二:為亞太和平穩定、持久繁榮注入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穩,全球貿易投資趨于疲軟,各國經濟增長都面臨不小壓力。我們要進一步凝聚合作共識,加強戰略對接,實現更高水平經濟融合和聯動發展,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一東盟命運共同體提供更多強勁動能,為亞太和平穩定、持久繁榮注入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
第一,攜手打造經濟增長中心。
第二,攜手推進新興產業合作。
第三,攜手維護地區和平安寧。
第四,攜手擴大人文交流。
考點三: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
“求同”首先要“認同”。對于10+3國家乃至整個亞洲的國家來說,我們的共同之處實在是太多太大了:
其一,我們有共同的家園,各國山水相連、輔車相依,文化相通、民俗相仿,這些根本性的共同點讓我們的友好往來源遠流長。
具二,我們有共同的利益,各國共同創造了經濟增長的“亞洲奇跡”,近十年來10+3國家經濟總量占全球的份額從24.7%提高到27.6%。其三,我們有共同的機遇,各國彼此互為機遇,可以為全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夯實了“認同”“求同”的基礎,“存異”就不可怕,“化異”也就有章可循。國家之間出現分歧與爭端,有時是因為認知有偏差,有時是因為利益有摩擦,有時是因為外部有干擾,關鍵是要正視問題、消除誤解、管控分歧。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chenjing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