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證有效性分析總分30分,根據分析評論的內容、文章結論和語言表達兩個部分綜合評分:
①根據分析評論的內容給分,占16分,需指出和分析題干論證中存在的若干缺陷。
②根據論證程度、文章結構和語言表達給分,占14分,分四類卷給分:
根據論證程度、文章結構和語言表達給分 | 一類卷(12~14分) | 分析論證有力,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精煉流暢 |
二類卷(8~11分) | 分析論證較為有力,結構嚴謹,條理較清楚,語言通順,有少量語病 | |
三類卷(4~7分) | 尚有分析論證,結構不夠完整,語言欠連貫,有較多語病 | |
四類卷(0~3分) | 明顯偏離題意,內容空泛,邏輯不順,語句不通 | |
其余扣分點 | 每三個錯別字扣一分,重復字不計入,至多扣2分 | |
書面不整潔,標點不正確,酌情扣1~2分 | ||
未寫標題至少扣2分 |
一般論證有效性分析分為四個部分作答,分別為標題部分、開篇部分、正文部分和結尾部分。
(一)標題部分:表達質疑并概括全文
注意:①絕對不能漏寫 ②一定要表達質疑
(二)開篇部分:引入內容,針對論證過程進行質疑
注意:質疑內容為材料進行的論證過程而非材料得出的結論
(三)正文部分:針對論證過程不足之處進行分析
正文部分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主要的得分點,如果正文部分陳述不完整,會影響其他所有評分。
考生至少需要找出材料中四處論證過程的不足之處。
注意:只反駁其漏洞,不要立自己的觀點!
(四)結尾部分:對材料論證過程進行評價總結
注意:①絕對不能漏寫 ②一定要提及材料的論證
萬能標題
1. 一篇有失偏頗的論證
2. 一篇經不起推敲的論證
3. 一篇有缺陷的論證
(等等……)
緊扣材料的標題
1. 在材料結論之后加“嗎”。
例如:默默無聞不能成為道德精神嗎(2022年真題)
默默無聞、無私奉獻雖然是人們尊崇的德行,但這種德行其實不可能成為社會的道德精神。
一種德行必須借助大眾媒體的傳播,讓大家受其感染,并化為自覺意識,然后才能成為社會的道德精神。但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所賴以存在的行為特點是不事張揚、不為人知。既然如此,它就得不到傳播,也就不可能成為社會的道德精神。
退一步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善舉經媒體大力宣傳以后為更多的人所了解,這就從根本上使這一善舉,失去了默默無聞的特性。既然如此,這一命題就無從談起了。
再者,默默無聞的善舉一旦被媒體大力宣傳,當事人必然會受到社會的肯定與贊賞,而這就是社會對他的回報,既然他從社會得到了回報,怎么還可以說是無私奉獻呢?
由此可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德行注定不可能成為社會的道德精神。
(注意:這類標題非萬能,若材料為辯論類型則不適用。)
2. 在材料結論之后表達質疑,加“有待考量”“值得商榷”等。
例如:運營冰雪運動效益可觀,值得商榷(2020年真題)
北京將聯手張家口共同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中國南方的一家公司決定在本地投資設立一家商業性的冰雪運動中心。這家公司認為,該中心一旦投入運營,將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這是因為:
北京與張家口共同舉辦冬奧會,必然會在中國掀起一股冰雪運動熱潮。中國南方許多人從未有過冰雪運動的經歷,會出于好奇心而投身于冰雪運動。這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絕好商機,不能輕易錯過。
而且,冰雪運動與廣場舞、跑步等不一樣,需要一定的運動用品,例如冰鞋、滑雪板與運動服裝,等等。這些運動用品價格不菲而具有較高的商業利潤。如果在開展商業性冰雪運動的同時也經營冬季運動用品,則公司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另外,目前中國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但相對于網絡商業,人們更青睞直接體驗式的商業模態,而商業性冰雪運動正是直接體驗式的商業模態,無疑具有光明的前景。
(等等……)
1. 上述材料通過對??????的分析,得出“??????”(的結論),其論證過程看似有理有據,實則漏洞頗多,現分析如下:
2. 作者通過??????等一系列相關論證得出“??????”(的結論)。然而論證過程漏洞百出,主要問題分析如下:
3. 上述論證通過一系列分析,試圖論證??????。但是,該論證在論證方法、推理過程中都存在不妥之處,分析如下。
(等等……)
例如:上述論證通過一系列分析,對“論文代寫”“論文交易”的整治展開了一系列論證。然而論證過程漏洞百出,主要問題分析如下:
2015年,新華網的一篇報道顯示,論文代寫市場每年線上、線下交易量可達百億元以上。為了讓購買論文代寫服務者更難從網上獲得代寫論文信息,科技部開展了“清網行動”。截至目前,互聯網中“論文買賣”等若干組關鍵詞的搜索結果減少比例超過95%,論文買賣網站鏈接和相關廣告用語明顯減少。由此可見,行動已取得成效,論文買賣交易已被有效阻斷。
近日教育部發出通知,明確要求學校加強對學位論文研究及撰寫過程的指導,并對學位論文是否由其獨立完成進行審查,這是治理學生代寫論文的正確方向。一般來說,經過系統的學術訓練和嚴謹的調查研究后,只要對于研究問題形成了原創性結論,一篇合格的論文就產生了。所以,相關部門必須嚴查抄襲論文。如果通過技術手段杜絕論文抄襲,那么論文代寫將失去意義。
然而,論文的買賣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牟利空間。論文買家、網絡中介、寫手、學術期刊各取所需,形成了一個畸形的利益鏈條??萍疾亢徒逃康呐e措尚未真正阻斷這個黑色產業鏈。因為,目前對于論文代寫的處理方式還是無法對所有論文做到全方位覆蓋,在對畢業生已完成論文進行抽檢后,如果某位學生被查出了論文抄襲,那么可以按學術不端進行事后懲罰,然而這是針對個案的事后處理。
這種模式具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
因此,此次教育部直接規定,學??蓪⑴c購買、代寫學位論文的學生給予開除學籍等處分,方便了學校的“執法”,強化了論文造假的高壓線。這樣就切斷了論文代寫的市場供給,從源頭上遏制了這一不良行為。
不過,也有人說,論文代寫是學生個人的學術不端行為,因此,不應當將相關責任歸咎到學校頭上,當然,學校可以加強管理和整治力度。只要學校對學生加強思想教育,加大對論文的抽檢力度和懲罰力度,那么論文代寫現象將大幅減少,學術不端行為將徹底消失。
禁止買賣論文,不是一次“茶杯里的風暴”,而是涉及中國科技進步、大國崛起的重要議題。只有政府、學校等相關各方加強共同監管,畸形論文代寫才有可能被真正遏止。
正文部分通常沒有太絕對的模板,根據材料論證過程錯誤的不同,遣詞造句也會稍有變動,答題時需要靈活變通。可以多參考優秀范文揣摩高分文章的寫作模式。
正文部分結構大致為:(引+析+評)
第一句:指出錯誤位置及類型(準確概括論證關系,不強求術語、精簡材料主干,精確引用關鍵詞)
第二句:分析錯誤(點明其論證不足的理由)
第三句:總結錯誤(舉例證明)
考生最好清晰地寫出文章的結構,比如使用“首先、其次、再者、最后”。
萬能結尾
1. 綜上所述,上述論證漏洞百出,有待進一步完善。
2. 總之,相關論證存在缺陷,若需證明其結論,還需給出更有力的論證。
(等等……)
緊扣材料的結尾
1. 最后,在整個辯論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紕漏,其論證仍需完善。
2. 綜上所述,沒有充分的論據證明“??????”,該片論證有待進一步完善。
(等等……)
2022論證有效性分析:
默默無聞、無私奉獻雖然是人們尊崇的德行,但這種德行其實不可能成為社會的道德精神。
一種德行必須借助大眾媒體的傳播,讓大家受其感染,并化為自覺意識,然后才能成為社會的道德精神。但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所賴以存在的行為特點是不事張揚、不為人知。既然如此,它就得不到傳播,也就不可能成為社會的道德精神。
退一步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善舉經媒體大力宣傳以后為更多的人所了解,這就從根本上使這一善舉,失去了默默無聞的特性。既然如此,這一命題就無從談起了。
再者,默默無聞的善舉一旦被媒體大力宣傳,當事人必然會受到社會的肯定與贊賞,而這就是社會對他的回報,既然他從社會得到了回報,怎么還可以說是無私奉獻呢?
由此可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德行注定不可能成為社會的道德精神。
2021論證有效性分析:
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實際,“眼見未必為實”。
從哲學意義上說,事物表象不等于事物真相,我們親眼看到的顯然不是事物真相,只有將表象加以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看到真相。換言之,我們看到的未必是真實情況,即“眼見未必為實”。
舉例來說,人們看到了旭日東升,夕陽西下,也就是說,太陽繞地球轉。但是,這只是人們站在地球上看的表象而已,其實這是地球自轉造成的。由此可見,眼見者未必實。
我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早就看到了這一點。他說過,人們只看到了房子的“有”(有形的結構),但人們沒看到“無”(房子中無形的空間)才有實際效用,這也說明眼所見者未必實。
老子還說,講究表面的禮節是“忠信之薄”的表現。韓非解釋時舉例說,父母和子女因為感情深厚而不講究禮節,可見講究禮節是感情不深的表現。現在人們把那種客氣的行為稱作“見外”,也是這個道理,這其實也是一種“眼見未必為實”的現象。因此,如果你看到有人對你很客氣,就認為他對你好,那就錯了。
2020論證有效性分析:
北京將聯手張家口共同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中國南方的一家公司決定在本地投資設立一家商業性的冰雪運動中心。這家公司認為,該中心一旦投入運營,將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這是因為:
北京與張家口共同舉辦冬奧會,必然會在中國掀起一股冰雪運動熱潮。中國南方許多人從未有過冰雪運動的經歷,會出于好奇心而投身于冰雪運動。這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絕好商機,不能輕易錯過。
而且,冰雪運動與廣場舞、跑步等不一樣,需要一定的運動用品,例如冰鞋、滑雪板與運動服裝,等等。這些運動用品價格不菲而具有較高的商業利潤。如果在開展商業性冰雪運動的同時也經營冬季運動用品,則公司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另外,目前中國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但相對于網絡商業,人們更青睞直接體驗式的商業模態,而商業性冰雪運動正是直接體驗式的商業模態,無疑具有光明的前景。
2019論證有效性分析:
有人認為選擇越多越快樂,其理由是:人的選擇越多就越自由,其自主性就越高,就越感到幸福和滿足,所以就越快樂。其實,選擇越多可能會越痛苦。
常言道:“知足常樂?!币粋€人知足了才會感到快樂。世界上的事物是無窮的,所以,選擇也是無窮的。所謂“選擇越多越快樂”,意味著只有無窮的選擇才能使人感到最快樂。而追求無窮的選擇就是不知足,不知足者就不會感到快樂,那就只會感到痛苦。
再說,在做出每一項選擇時,首先需要我們對各個選項進行考察分析,然后再進行判斷決策。選擇越多,我們在考察分析選項時勢必付出更多的精力,也就勢必帶來更多的煩惱和痛苦。事實也正是如此。我們在做考卷中的選擇題時,選項越多選擇起來就越麻煩,也就越感到痛苦。
還有,選擇越多,選擇時產生失誤的概率就越高,由于選擇失誤而產生的后悔就越多,因而產生的痛苦也就越多。有人因為飛機晚點而后悔沒選坐高鐵,就是因為可選交通工具多樣而造成的。如果沒有高鐵可選,就不會有這種后悔和痛苦。
退一步說,即使其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也肯定有優劣之分。人們做出某一選擇后,可能會覺得自己的選擇并非最優而產生懊悔。從這種意義上說,選擇越多,懊悔的概率就越大,也就越痛苦。很多股民懊悔自己沒有選好股票而未賺到更多的錢,從而痛苦不已,無疑是因為可選購的股票太多造成的。
2018論證有效性分析:
哈佛大學教授本杰明·史華慈在20世紀末指出,開始席卷一切的物質主義潮流將極大地沖擊人類社會固有的價值觀念,造成人類精神世界的空虛。這一論點值得商榷。
首先,按照唯物主義物質決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質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因此,物質豐富只會充實精神世界,物質主義潮流不可能造成人類精神世界的空虛。
其次,后物質主義理論認為:個人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一旦得到滿足,就會把注意點轉移到非物質方面。物質生活豐裕的人,往往會更注重精神生活,追求社會公平、個人尊嚴等等。
還有,最近一項對某高校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有69%的人認為物質生活豐富可以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有22%的人認為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沒有什么關系,只有9%的人認為物質生活豐富反而會降低人的精神追求。
總之,物質決定精神,社會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會促進人類精神世界的發展。擔心物質生活的豐富會沖擊人類的精神世界,只是杞人憂天罷了。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chenjing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