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建造師協會資深會員斯賓認為,建造師除了技術過硬,管理高超、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精力充沛、吃苦耐勞外,性格上也應經得起高強度的社會考驗,從而使自己所從事的專業活動承擔更廣泛的責任。
堅強:施工難度、工程變化、管理風險,以及外部環境的復雜性,都使未來建造師要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如果沒有堅強的性格,將很難在項目中堅持原則,甚至可能中途放棄;而作為一個團隊的精神領袖,項目成員對他的信任,來源于他在逆境中奮進勇氣和幫助項目渡過難關的膽識。
果斷:項目總要在一定的時間、空間內完成,很多時候并沒太多機會尋找完美答案,此時就需要果斷做出選擇。項目實施好比打一場信息戰和精神戰,拖延時間無疑會貽誤戰機。
冷靜:項目實施過程中隨時存在沖突,冷靜是沖突得以解決的首要保證。只有冷靜,建造師才會思考為什么,才會解決為什么,才能真正找到解決最妥善的方案,而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寬容:理解和尊重業主、團隊成員的訴求,以寬容心態理解尊重對方,回報對方;尤其是當代大型建筑項目,更需要在各方面前達成理解和尊重,從而在工程中積聚能量,使項目獲得最大效益。
開朗:開朗的性格能讓建造師發揮自己的專業價值,實現項目與管理的完美和諧。
建筑文化價值觀
無論業主還是客戶都存在諸多不同情況。從類型看,合作對象有外資、合資、國企、民營、混合型等;從地區分布看,有東部和西部等不同市場。因此在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面前,有必要以較好的建筑文化修養,包容不同的文化理念和社會價值,以免引起專業理解上的矛盾沖突,最終給項目帶來不良影響。
總之,評判一個建造師是否合格,不能僅僅從資質角度出發,其整體的人文評判考核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