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定位→土方開挖及地基處理→墊層施工→防水層施工→底板澆筑→池壁及柱澆筑→頂板澆筑→功能性試驗。
土方開挖及地基處理→中心支柱澆筑→池底防滲層施工→澆筑池底混凝土墊層→池內防水層施工→池壁分塊澆筑→底板分塊澆筑→底板嵌縫→池壁防水層施工→功能性試驗。
1、錨固肋數量和布置設計無要求時,應保證張拉段無粘結預應力筋長不超過50m,且錨固肋數量為雙數。
2、每段無粘結預應力筋的計算長度應考慮加入一個錨固肋寬度及兩端張拉工作長度和錨具長度。
3、無粘結預應力筋不應有死彎,有死彎時必須切斷。
4、無粘結預應力筋中嚴禁有接頭。
5、張拉段無粘結預應力筋長度小于25m時,宜采用一端張拉;張拉段無粘結預應力筋長度大于25m而小于50m時,宜采用兩端張拉;張拉段無粘結預應力筋長度大于50m時,宜采用分段張拉和錨固。
6、封錨要求:凸出式錨固端錨具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外露預應力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封錨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相應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且不得低于C40。
滿水試驗:
滿水試驗前必備條件:現澆鋼筋混凝土池體的防水層、防腐層施工之前;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池體施加預應力且錨固端封錨以后,保護層噴涂之前;磚砌池體防水層施工以后,石砌池體勾縫以后。
滿水試驗要求:1、注水時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過2m/d。相鄰兩次注水的間隔時間不應小于24h。2、測定的滲水量符合標準時,須連續測定兩次以上。
滿水試驗流程:試驗準備→水池注水→水池內水位觀測→蒸發量測定→整理試驗結論。
滿水試驗標準:1、水池滲水量計算,按池壁(不含內隔墻)和池底的浸濕面積計算。2、鋼筋混凝土結構水池不得超過2L/(m2·d);砌體結構水池不得超過3L/(m2·d)。
氣密性試驗:
水池氣密性試驗(如消化池);1、順序:應在滿水試驗合格后,再進行氣密性試驗。2、合格標準:①試驗壓力宜為池體工作壓力的1.5倍。②24h的氣壓降不超過試驗壓力的20%。
備考二建離不開學習資料,除了考前25頁紙以外,233網校還整理提供了歷年真題考點、易混淆考點、速記口訣、公式總結等資料,考生可以在沖刺期合理利用資料加油搶分。
一個好的二級建造師考試培訓班,正如233網校,在課程配套、師資團隊和學員口碑方面都是名列前茅的,是大家不錯的選擇。還在等什么,快來試聽,選一個適合自己的老師吧~【點擊免費聽課>>】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xiaojm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