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上先進工程公司已普遍采用贏得值法進行工程項目的費用和進度的綜合控制和分析。施工成本控制適宜運用贏得值法,結合偏差分析的表達方法,進行偏差原因分析與糾偏措施的實施。
贏得值法作為一項先進的項目管理技術,由美國國防部于1967年首次確立。用贏得值法進行費用和進度的分析控制,主要有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計劃工作預算費用(BCWS)、已完工作實際費用(ACWP)三個基本參數,在這三個基本參數的基礎上,可以確定贏得值法的四個評價指標。
(一)贏得值法的三個基本參數
(1)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
(2)計劃工作預算費用BCWS
(3)已完工作實際費用ACWP
贏得值法的三個基本參數 | ||
英文表達 | 基本參數 | 公式 |
BCWP | 已完工作預算費用 | =已完成工作量×預算單價 |
BCWS | 計劃工作預算費用 | =計劃工作量×預算單價 |
ACWP | 已完工作實際費用 | =已完成工作量×實際單價 |
(二)贏得值法的四個評價指標
(1)費用偏差CV
(2)進度偏差SV
(3)費用績效指數CPI
(4)進度績效指數SPI
贏得值法的四個評價指標 | ||
評價指標 | 公式 | 結果判定 |
費用偏差 CV | =BCWP-ACWP | CV為負值,項目超支; CV為正值,項目節支 |
=已完成工作量×預算單價-已完成工作量×實際單價 | ||
進度偏差 SV | =BCWP-BCWS | SV為負值,表示延誤; SV為正值,表示提前 |
=已完成工作量×預算單價-計劃工作量×預算單價 | ||
費用績效指數 CPI | =BCWP/ACWP | CPI<1時,表示超支; CPI>1時,表示節支 |
=(已完成工作量×預算單價)/(已完成工作量×實際單價) | ||
進度績效指數 SPI | =BCWP/BCWS | SPI<1時,表示延誤; SPI>1時,表示提前 |
=(已完成工作量×預算單價)/(計劃工作量×預算單價) |
偏差分析常用的表達方法有橫道圖法和曲線法。
用橫道圖法進行費用偏差分析,是用不同的橫道標識已完工作預算費用(BCWP)、計劃工作預算費用(BCWS)、已完工作實際費用(ACWP),橫道圖的長度與金額程比例。
橫道圖法形象、直觀、一目了然,能準確表達出費用的絕對偏差,且直觀的表明偏差的嚴重性。但反映的信息量少,一般在項目的較高管理層應用。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三個參數可以形成三條曲線,即BCWS、BCWP、ACWP曲線。可以根據當前的進度、費用偏差情況,對趨勢進行預測,預測項目結束時的進度、費用情況。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最理想的狀態三條曲線靠得很近、平穩上升,表示項目按預定計劃目標進行。如果三條曲線離散度不斷增加,則預示可能發生關系到項目成敗的重大問題。
真題重現
2019.對某建設工程項目進行成本偏差分析,若當月計劃完成工作量是100m3,計劃單價為300元/m3;當月實際完成工作量是120m3,實際單價為320元/m3。則關于該項目當月成本偏差分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費用偏差為-2400元,成本超支
B.費用偏差為6000元,成本節約
C.進度偏差為6000元,進度延誤
D.進度偏差為2400元,進度提前
2017. 某工程的贏得值曲線如下圖,關于t1時點成本和進度狀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費用超支、進度超前
B.費用節約、進度超前
C.費用超支、進度拖延
D.費用節約、進度拖延
2017、某工程主要工作是混凝土澆筑,中標的綜合單價是400元/m3,計劃工程量是8000m3。施工過程中因原材料價格提高使實際單價為500元/m3,實際完成并經監理工程師確認的工程量是 9000m3。若采用贏得值法進行綜合分析,正確的結論有( )。
A.已完工作預算費用360萬元
B.費用偏差為90萬元,費用節省
C.進度偏差為40萬元,進度拖延
D.已完工作實際費用為450萬元
E.計劃工作預算費用為320萬元
已完工作實際費用=500×9000=450萬元
已完工作預算費用=400×9000=360萬元
計劃工作預算費用=400×8000=320萬元
費用偏差=已完工作預算費用-已完工作實際費用=-90萬元,費用超支
進度偏差=已完工作預算費用-計劃工作預算費用=40萬元,進度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