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1)掌握《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28000
標準體系的構成、制定目的、總體結構及內容。
(2)掌握《環境管理體系》GB/T24000
標準體系的構成、制定目的、總體結構及內容。
(3)掌握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的特點和運行模式
標準的結構系統都采用PDCA動態循環、不斷上升的螺旋式運行模式,由“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策劃—實施與運行檢查和糾正措施—管理評審”五大要素構成,體現持續改進的動態管理思想。
根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GB/T28001--2011)的總體結構中,屬于實施和運行環節工作的是( A )。
A.應急準備和響應
B.內部審核
C.記錄控制
D.績效測量和監視
2.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特點和要求
(1)掌握施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
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護產品生產者的健康與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免受損失;控制影響工作場所內員工、臨時工作人員、合同方人員、訪問者和其他有關部門人員健康和安全的條件和因素;考慮和避免因管理不當對員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危害。
(2)掌握施工環境管理的目的
保護和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使社會的經濟發展與人類的生存環境相協調。
(3)熟悉施工職業健康安全和施工環境管理的特點和基本要求
特點:復雜性、多變性、協調性、持續性、經濟性和環境性。
(4)掌握施工職業健康安全和施工環境管理的基本要求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中的“環境”是指( C )。
A.周邊大氣、陽光和水分的總稱
B.廢水、廢氣、廢渣的存在和分布情況
C.組織運行活動的外部存在
D.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
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
(1)掌握施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
建立的步驟:領導決策、成立工作組、人員培訓、初始狀態評審、制定方針—目標—指標—管理方案、管理體系策劃與設計、體系文件編寫、文件的審查、審批和發布。
(2)掌握施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運行
管理體系的運行:培訓意識和能力、信息交流、文件管理、執行控制程序、監測、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
(3)掌握施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的維持
管理體系的維持:內部審核、管理評審、合規性評價。
關于環境管理體系標準應用原則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BDE )。
A.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的實施強調自愿性原則,并不改變組織的法律責任
B.環境管理體系標準著眼于采用系統的管理措施
C.環境管理體系應成為獨立的管理系統
D.有效的環境管理需建立并實施結構化的管理體系
E.實施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的關鍵是堅持持續改進和環境污染預防
建設工程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特點有( ACDE )。
A.環境性
B.單一性
C.協調性
D.持續性
E.經濟性